根據公司的公告,2017年理財額度上限不得超過凈資產的30%,而2018年的資產負債率提高后,這個額度又悄悄調整為凈資產的40%。由此可見,購買理財產品已經是公司的一種常態(tài)。
一方面是竭盡所能的借款和融資,背負著重重的債務;另一方面卻拿大量現金去買理財產品。這種行為不合邏輯,雖然無從知曉原因,但通過財務報告中的一些異常行為,能說明一些疑點。
公司的現金流狀況比較糟糕,然而想方設法融到的錢不是去優(yōu)化現金流改善資產結構,而是去買理財,甚至還拿去放貸。
在象嶼股份冗長的子公司清單里,除了供應鏈相關的公司,還有象嶼象鑫融資租賃公司、黑龍江象嶼小額貸款公司、廈門象嶼小額貸款股份有限公司等與金融有關的公司,這些公司與供應鏈主營業(yè)務關聯度并不大,主要以經營貸款業(yè)務為主。
據2017年半年報披露數據,貸款業(yè)務余額1.02億元,應收貸款利息達到218萬元。
2016年年報和2017年半年報都披露了資產減值損失中象嶼小貸的減值損失,并且在2017年半年報中,象嶼小貸的貸款產品余額為1億元(2016年初,貸款余額高達19.5億元)。
在理財、貸款業(yè)務紅紅火火的同時,象嶼股份2017年三季度季報短期借款134.7億元,長期借款9.55億元,應付債券9.95億元。
曾與北八道合作
除了從事放貸這種與主業(yè)關聯度不大的業(yè)務以外,象嶼股份還和一些背景復雜的公司有所牽連。
在象嶼股份的102家控股參股公司中,有一家廈門象道物流有限公司,象嶼股份控股40%,而成立合資公司的時候,當時的控股方正是北八道,也就是在2018年3月16日被證監(jiān)會開出55億元罰單的操縱股價的那家公司。
有趣的是,在北八道被爆出罰款55億后,象嶼股份迅速發(fā)布公告撇清關系,聲明那是曾經的合作,如今已經沒有瓜葛。但是公告也承認,2017年8月,五店港物流和北八道物流存在同一控制人的情況,據悉目前已經解除委托關系,不再是關聯方。
2017年7月以后,五店港物流的業(yè)務逐漸由象道物流承接。雖然擴充了鐵路業(yè)務,但五店港物流并不賺錢,2017年度,五店港物流未經審計的財務數據為:營業(yè)收入為3.97億元,凈利潤虧損894萬元。
2018年新春剛過,象嶼股份連續(xù)發(fā)行兩期共計10億元的短期債券,一個主營業(yè)務常年無法收到足額現金的企業(yè),依靠舉債擴大規(guī)模的日子,還能無限期的持續(xù)下去嗎?
來源: 證券市場周刊 李國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