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2月24日電 綜合報道,美國宇航局(NASA)日前宣布,在距離地球39光年外的水瓶座,發(fā)現(xiàn)圍繞單一恒星“Trappist-1”運行的7個類地行星,都可能有液態(tài)水,其中有3顆行星還位于適宜生命存在的宜居帶。
科學家在英國《自然》科學期刊上宣布這一破紀錄發(fā)現(xiàn):有7顆類似地球大小、溫度相似、可能由巖石構成的行星圍繞一顆恒星公轉。報道稱,這是科學家歷來發(fā)現(xiàn)最多類地行星的太陽系外星系。
“Trappist-1”距離地球約39光年,以天文學標準來說算是相當接近,但如果以現(xiàn)有商務客機的航速計算,由地球前往“Trappist-1”星系將要花約4400萬年。

天文學家宣布,在距離地球40光年的單顆恒星周圍發(fā)現(xiàn)7顆地球大小的類地行星。7個行星分別以1b至1h命名。
3顆行星處“宜居帶” 具繁衍條件
“Trappist-1”7個行星的大小與地球相若,最小的比地球小約25%,最大的則比地球大10%,根據質量估算表面為巖石。“Trappist-1”的體積約為木星大小,直徑只有太陽的8%,亮度只有太陽的200分之1,屬于“超冷紅矮星”。
7個行星與“Trappist-1”的距離非常接近,如果將“Trappist-1”當作太陽,那么7個行星的軌道都會位于太陽系最內圍行星水星的軌道之內,公轉一周時間約為1.5至12日不等。
不過,由于“Trappist-1”的表面溫度只有攝氏2427度,遠低于太陽表面溫度的5497度,因此即使7個行星與其相當接近,在正確的大氣條件下都可以有支持生命的關鍵因素——液態(tài)水。其中3顆行星更處于所謂的“宜居帶”,即溫度不致太熱令水分蒸發(fā),或不會太冷令物質凝固變硬。它們有液態(tài)水的幾率最高,表面甚至可能有海洋。這一發(fā)現(xiàn)能讓人們重新理解太陽系以外行星軌道運行方式,并有助探索這些行星是否存在生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