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麗文當選中國國民黨新任黨魁后,迎難而上,穩(wěn)步推進各項黨務。在眾多難題中,籌集國民黨經費便是艱難挑戰(zhàn)之一。在百億元(新臺幣,下同)黨產被民進黨當局清算“充公”后,如何籌集“糧草”成為每任國民黨主席的棘手任務。
新黨魁拼“錢”途
現(xiàn)下,國民黨每個月需要兩三千萬元維持運作,包括人事薪資與辦公租金等;而2026年縣市長選舉即將來臨,經費可能要10億元。一接黨魁,鄭麗文就“錢”途坎坷。
即將卸任的黨魁朱立倫,行政歷練豐富,當過縣市長,與企業(yè)界關系不錯,募款能力強。鄭麗文政治履歷“蒼白”許多,對于她的募款能力,不少人存疑。
新任國民黨秘書長李乾龍的幕僚曾透露,國民黨秘書長一職要扛的“錢”事遠遠超乎想象,如果沒先找到財源,“誰敢接?。?rdquo;如此看來,李乾龍愿“回鍋”擔任秘書長,或許財源應已有獲得一定程度的保障。“南(王)金平,北(李)乾龍”,說的是在國民黨地方派系中,李的分量堪比藍營“大佬”、臺民意機構前負責人王金平,李又長期經營全臺最大城市新北,鄭麗文找他,不僅是看上他的選舉操盤能力,也看中他的“鈔”能力。
鼓勵黨員小額募款
除尋找資金雄厚的“金主”外,日前鄭麗文也鼓勵黨員小額募款。她表示臺灣是一個富裕的社會,以大家對國民黨的期待、對國民黨未來的信心,相信隨著國民黨行情的水漲船高,募款也會更加順利,她希望小額募款能積少成多。國民黨民代羅智強積極響應,捐出他參選黨主席時出版新書所得50萬元。但這遠遠不夠,國民黨需要更多的響應者。
小額募款,在島內并不新鮮。2024年“大選”時,侯友宜、趙少康搭配參選,就發(fā)起小額募款爭取庶民支持;柯文哲也開通小額募款,創(chuàng)下開通3小時突破千萬元的紀錄,讓他直呼驚訝。
要說把小額募款“玩得溜”的還是民進黨。蔡英文2012年參加“大選”推出“三只小豬”小額募款,讓民眾帶回“小豬撲滿(儲錢罐)”進行小額捐款,帶動選戰(zhàn)氣勢。當年,民進黨募得14萬只“小豬”,小額捐款超2億元,創(chuàng)下選舉新話題。
回到大眾中爭取更多認同
所謂小額募款,表面上看,是從普羅大眾的兜里掏“小錢”,其實背后是希望獲得民眾的“大熱情”“大支持”,一旦他們心甘情愿地掏錢,就說明他們對這個政黨有熱情和期盼。再說白一點,小額募款就是政黨和候選人行情的試金石。
這次國民黨自我突破,選出“非典型”的鄭麗文,希望她能帶領國民黨改頭換面。而鄭麗文被稱為“女版韓國瑜”,有煽動力、爆發(fā)力、感染力;她的黨務人事布局,擁抱“深藍”,團結派系;她說要把國民黨從“羊群”變成“獅群”,而不是“狼群”,因為國民黨不是反咬民進黨,是要主持正義和新秩序,她呼吁“朝野和睦”,回應中間選民;她“開大門走大路”,兩岸路線清晰堅定,捍衛(wèi)“九二共識”、反對“臺獨”,將致力于推動兩岸對話、交流、合作,為臺灣百姓謀福祉。
很長一段時間來,島內三大政黨的支持度都相對固定,民進黨三成,民眾黨一成五,國民黨兩成。這次國民黨的求新求變,鄭麗文的異軍突起,顯示了國民黨不一樣的新氣象。近日,鄭麗文曬出在火車上與年輕人的合照,一天就獲數(shù)萬點贊加油:“請帶著大家的希望勇敢前進。”于國民黨和鄭麗文而言,鼓勵黨員小額募款,是回到普羅大眾中爭取更多認同和支持的考驗,更是對國民黨重新出發(fā)的自信。(來源:海峽導報記者 林連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