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去年,中國發(fā)生了一件大事:人均GDP超1萬美元
2019年過去了,雖然這一年的總體經(jīng)濟數(shù)據(jù)尚未公布,但中國發(fā)生了一件大事:人均GDP首次超1萬美元!
這個數(shù)字突破不僅有數(shù)學意義,實質意義也很大,一些國家就是在人均GDP達到1萬美元后,陷入了近10年的發(fā)展困境。
中國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后,會發(fā)生什么?
人均GDP達1萬美元是個坎
2019年2月國家統(tǒng)計局公布的數(shù)據(jù)顯示,2018年中國人均GDP達9732美元,比2017年的8836美元增長了10.1%,已接近1萬美元的門檻。預計2019年中國人均GDP應該會穩(wěn)穩(wěn)地超過1萬美元。
那么,人均GDP達到1萬美元的國家,經(jīng)濟發(fā)展與國民生活是什么狀態(tài)?
人均GDP在1萬美元左右的小國有毛里求斯、多米尼加、格林納達、赤道幾內亞等。這些國家人口少則十幾萬,多的也不過上千萬,沒有太大的借鑒意義。
真正值得研究的是20國集團(G20)。G20是19個國家加歐盟,在世界經(jīng)濟中地位突出。
G20中,美、日、德、英、法、意、加這七個西方國家,人均GDP最少的意大利也有3.4萬美元,其它都在4萬美元以上,而人均GDP最高的美國更是達到了約6萬美元。即便中國人均GDP超過了1萬美元,跟前述西方七國相比還有較大差距。
G20中的韓國,人口5000多萬,人均GDP約為3.2萬美元,與人口6000多萬的意大利比較接近。再過不久,意大利在世界經(jīng)濟中的地位可能會被韓國超越。
G20中三個明顯落后的國家是印度、印度尼西亞和南非,人均GDP分別為大約2000美元、4000美元和6000美元的水平。
澳大利亞、沙特阿拉伯、阿根廷的人均GDP分別為6萬美元、2.1萬美元和1.5萬美元,他們都屬于人均資源非常豐富的國家,不適合進行比較。
如果去掉歐盟和上面提到的14個國家,G20就只剩下中國、俄羅斯、巴西、墨西哥、土耳其5個國家,巧合的是,這5個國家的人均GDP正好都在1萬美元附近扎堆。
人口最少的土耳其有8000多萬人,巴西人口2億多,俄羅斯和墨西哥都為1億多。這些國家與中國可以進行一番比較。
此外,還可以再加入一個G20之外的國家——馬來西亞,馬來西亞人口3000多萬,是G20以外國家中人均GDP達到1萬美元而人口較多的。
很多人對俄羅斯、巴西、墨西哥、土耳其、馬來西亞這些國家(以下簡稱“俄巴墨等國”)的經(jīng)濟發(fā)展有些陌生,下面分別是他們的人均GDP增長軌跡。
  
圖為1992-2018年俄羅斯以美元計人均GDP
  
圖為1962-2018巴西以美元計人均GDP
  
圖為1993-2018年墨西哥以美元計人均GDP
  
圖為1998-2018年土耳其以美元計人均GDP
  
圖為1957-2018年馬來西亞以美元計人均GDP
可以看出,俄巴墨等國都是從2000年左右開始人均GDP高速增長,用了10年左右時間翻了三四倍,在2008-2010年間紛紛沖上人均GDP1萬美元。然而,接下來近十年時間,這些國家圍繞著1萬美元不斷震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