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蠣煎(資料圖片/胡彥明 攝)
泉州美味上熱搜 眾網(wǎng)友大呼看了流口水
《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第二集播出后,石花膏等小吃就上了微博熱搜榜,一眾網(wǎng)友大呼看了流口水。“一直想去泉州,這下知道到泉州一定要吃什么了!石花膏、海蠣煎、面線糊,看得我流口水!”網(wǎng)友“小熊貓”說。
“中國地大物博,山清水秀,人才濟(jì)濟(jì)呀!特別是看到泉州的石花膏,雖不知這石花為何味,但看到鏡頭中的品相,想象著要在盛夏里能吃上一碗!冰涼清甜!真是要了命了!”網(wǎng)友“慌慌的話依然少”說。
“衣冠南渡的中原人在泉州山海之間創(chuàng)造了豐富的美食小吃,從惠安女采摘石花草開始,到丁秉正一家的奮斗歷史,再到(蟲+尋)埔阿姨開海蠣,做海蠣煎,一閃而過的安海土筍凍,以及鮮香的面線糊,一條線串起了地道的泉州小吃。感謝攝制組把‘東亞文化之都’泉州拍得不錯。”市民黃先生說。
“看了片子才知道,48年前,石花膏一杯才1分錢。聽我爸媽說,1985年左右,才2毛錢。我小時候,有5毛錢一碗的,也有1元錢一碗的。下午放學(xué)后吃上一碗再回家,覺得一天都很幸?!,F(xiàn)在賣石花膏的店鋪多了,我反而更懷念小時候在推車上買到的味道。”市民李小姐說。
蘿卜飯潤餅曾上《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
在《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里,泉州小吃就已經(jīng)火過一把,大家常吃的潤餅、蘿卜飯就在第二季的第一集里出現(xiàn)過。一早,西街《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所拍攝的潤餅店里,不斷地有游客駐足,品嘗包了紅蘿卜、豆干、花生碎、香菜等食材的潤餅。“味道很不錯!有點類似春卷,但味道更特別!”來自浙江的游客邱先生說。
沙土蘿卜、八分肥兩分瘦帶皮的肥肉,與香菇、海蠣、蝦干同煮,肉的豐腴,蘿卜的清甜,米粒的飽滿,一種簡樸又豐饒的主食。泉州人餐桌上常常出現(xiàn)的蘿卜飯,被拍得令人垂涎欲滴,泉州也刮起了一波“沙土蘿卜風(fēng)”,拍攝中所用的沙土蘿卜一度供不應(yīng)求。
《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導(dǎo)演組還到泉州拍攝了面線糊等小吃素材。面線糊是泉州人最愛的早餐之一,一碗清糊,加入大腸、醋肉、蝦仁等配料,熱熱一碗下肚,為新的一天帶來了滿滿的動力?!渡嗉馍系闹袊返诙緦?dǎo)演陳曉卿早前接受采訪時表示,很喜歡牛肉羹、面線糊、土筍凍、蘿卜飯。來泉拍攝時,曾一餐吃了凈重750克的蘿卜飯,后來一度聽不得“蘿卜”二字。
原文鏈接:http://qz.fjsen.com/2018-02/22/content_20741325.htm
原文標(biāo)題:石花膏、海蠣煎、土筍凍、面線糊亮相《舌尖上的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