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磊
這是一間營業(yè)時間從凌晨零點到早上7點的小飯館,這里的老板,左臉有一條刀疤,顧客想吃什么就給你做出來。時代變了,全新回歸的第四季《深夜食堂》播出平臺從電視轉(zhuǎn)向了視頻網(wǎng)站Netflix,不變的,還是那娓娓道來的節(jié)奏,以及一道道小菜串起的一幕幕人間悲喜劇。
日劇《深夜食堂》改編自同名漫畫,無論原著還是電視劇,在豆瓣上的評分都高達9分以上。會在午夜光顧小飯館的,自然各有各的辛酸與孤單,他們不少處于社會中下層,甚至從事特殊職業(yè):開出租車為生的過氣小明星、一單戀就為對方織毛衣的屢敗屢戰(zhàn)女、恨嫁的“茶泡飯”三姐妹、落魄為脫衣舞娘的舞蹈演員、過了巔峰期卻還為賺錢拼命打比賽的拳擊手、念念不忘一碗黃油飯的美食評論家……有評論稱之為“治愈系”,這似乎容易造成誤會,《深夜食堂》還真不是勵志的心靈雞湯,結(jié)局殘酷的不少,讓你唏噓一聲“這就是人生”,然后含淚笑著活下去。這一點,擊中了大批置身于繁華大都市卻倍感迷失的年輕人。
這樣的一群人,也是懷著同樣的心情,手捧泡面咽著口水刷《舌尖上的中國》的吧?美食不單單是用來填飽肚子的,更牽動了游子之心與對人情味的向往。從這個角度來說,中國版《深夜食堂》的難點不在于是否忠于原著,而在于如何接地氣。
出于會做菜、有演技、是明星等多重考慮,老板一角選的是黃磊[微博]。根據(jù)已公布的劇照,不但“深夜食堂”的店鋪布置拷貝自日版,就連黃磊的扮相也幾乎一模一樣,只不過,和日版不動如山的小林熏“有故事的中年男人”形象相比,站在招牌下的“黃小廚”也許是近幾年演多了輕喜劇,看上去仿佛和氣生財?shù)男∩倘?,多了份搞笑感?/p>
重要的在于故事本身。那就再來看劇情,的確也和原版相似,但“教會人們坦然面對得失,對生活充滿期許和熱情”的概括,其實對原版的內(nèi)核已做出了微妙的扭曲——如果把原版比作一篇懷著淡淡憂傷的美文,那么中國版就是不忘升華主題的楊朔式散文。
從藝術(shù)價值來說,哀而不傷樂而不淫的境界的確更高,可以預(yù)料,屆時中國版一旦播出會遭遇原著黨怎樣的抨擊。不過撇開原著情結(jié),這樣的本土化改造,也許正符合了中國社會的現(xiàn)狀呢?畢竟,日本遭遇泡沫經(jīng)濟打擊后,經(jīng)濟一蹶不振近30年,曾經(jīng)的美好與當下的失意形成強烈反差,提供了絕好的故事素材;而在中國,過去30年的日子是一天比一天好,盡管如今經(jīng)濟放緩、諸多問題浮現(xiàn),大部分人對中國的未來還是持樂觀、向上的期許,“明天會更好”式的打雞血,反而更能引發(fā)中國觀眾共鳴。
沒必要照著日版拍,咱們沒那種氣質(zhì)的演員,更沒有誕生那些故事的土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