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三星堆考古新發(fā)現(xiàn)持續(xù)刷屏,引發(fā)大眾“圍觀”。
恰逢今年是中國考古學誕生100周年。央視新近推出聚焦考古人的紀錄片《發(fā)掘記》,并即將“上新”講好考古故事的《中國考古大會》??脊畔破鸬臒岫葎荼剡€將發(fā)酵。
事實上,考古“出圈”,最近大半年有跡可循——在此之前,給人們留下深刻印象的,還包括選擇北大考古專業(yè)的女孩鐘芳蓉上熱搜、河南博物院考古盲盒賣斷了貨。
值得引起關注的是,大眾對于考古,一方面興趣漸濃,另一方面其實還存在著很大的認知誤區(qū)??脊蓬愃朴诒I墓?意味著挖寶?僅與過去相關?不澄清這些誤區(qū),考古的價值就無法呈現(xiàn)在人們面前,也就無法真正釋放其現(xiàn)實意義。
誤區(qū)一:
一提考古就想到盜墓
就在三星堆“拆盲盒”放送驚喜的這些天,根據(jù)《盜墓筆記》改編的動畫作品《盜墓筆記秦嶺神樹》原計劃于某博物館舉辦首映禮。是考古工作者和文博愛好者的反對將這一合作緊急叫停。這也恰恰說明,“一提考古就想到盜墓”的誤解在大眾之間由來已久。
以《鬼吹燈》《盜墓筆記》為代表的盜墓小說,激發(fā)了公眾對于古墓遺跡探究的好奇心,也讓公眾容易將盜墓與考古聯(lián)系在一起——的確,二者都包含了挖掘墓葬的行為。事實上,考古絕不如大眾想當然以為的等同于官方盜墓、在白天進行的盜墓,它本身與盜墓簡直水火不容。
考古人與盜墓者之間,存在著一場曠日持久的較量。出于文物保護的目的,墓葬考古工作一般被動開展,然而面對猖獗的盜墓者,考古人不得不“參與”這場“競爭”。對于這樣的常態(tài)也是無奈,《發(fā)掘記》第二集《晉地深處》透露了些許。在聞喜邱家莊墓地,即山西近年來挖掘出的東周時期最大的墓葬群,考古工作者發(fā)現(xiàn),1號大墓被至少八組盜墓者幾乎洗劫一空,形勢逼人。于是,他們被迫與盜墓者賽跑,試圖搶先一步挖出珍貴器物。其中針對37號墓的發(fā)掘,歷經多次反轉,讓人捏了一把冷汗——原本,考古隊以為這是該墓葬群唯一沒有盜擾痕跡的,可隨著發(fā)掘的深入,仍舊發(fā)現(xiàn)了隱藏頗深的古代盜洞;對盜洞進行解剖的過程中,又發(fā)現(xiàn)原來古代盜墓者由于錯誤估計了墓葬的深度,誤打了三次,直到第四次才進入槨室,所幸的是,由于槨室在盜墓者進入前已經坍塌,重要的器物才得以保存至今,用以界定墓主人身份、地位。
也有不少時候,盜墓者最終得逞。1994年,在湖北荊門“薛家崗一號”古墓,有盜墓者發(fā)現(xiàn)第一具外形、骨骼基本保存完整的戰(zhàn)國女尸。消息傳來,另一幫盜墓者聞風而動,直接將古尸以“毀容式”手段拉上地面、翻找珍寶,致使從古墓內部到古尸本身統(tǒng)統(tǒng)被破壞殆盡。如若這具古尸由考古工作者經過科學發(fā)掘而出土,或許又是一個具有世界性意義的考古發(fā)現(xiàn)——她距今達2300年之久,比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辛追夫人”還要早一兩百年。
不能將考古與盜墓混為一談,不僅僅因為它們站在較量的兩端,更是因為,它們有著涇渭分明的根本訴求??脊湃藢で蟮牟皇瞧嬲洚悓殻皇墙洕娴墨@得,而是能夠觸及古代文明的哪怕一點點線索,其過程是獲取一種研究資料。當然,考古圍繞的,也不僅僅是墓葬,還包括各類古代遺址;除了陸地上的田野考古,還存在海上的水下考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