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寧波廈門 哪是海上茶路起點?
但對于“廈門是海上茶葉之路的起點”這一說法,寧波人卻不這樣認為。他們認為寧波作為中國茶葉、茶具出口的主要港口,其時間之早、歷史之長、數(shù)量之多、影響之大,均為中國之最。
寧波作為“海上茶路”的啟航地,自史籍最早記載的805年中國向日本輸出茶葉、茶籽以后,歷時1200余年,一直是中國茶葉、茶具出口的主要港口。
盡管在漢代已經(jīng)有茶葉傳到日本或朝鮮半島,但有確切記載的是唐永貞元年(805),日本高僧最澄到臺州、越州(今紹興)、明州(今寧波)學佛回國時,帶去了茶葉、茶籽,部分茶籽種于日本近江日吉神社旁。這是中國向海外輸出茶葉的最早記載。
對此,彭老認為,這里的“海上茶葉之路”指的是,從17世紀初開始的通過海上運輸進行的全球性茶葉貿(mào)易活動,以外國商人持續(xù)、大量訂購中國茶葉,大宗中國茶葉經(jīng)常從海港出口,中國茶成為世界性飲品為標志。“起點”指啟航港,以區(qū)別于海上絲綢之路和海上陶瓷之路。“而17世紀之前,在絲綢、瓷器出口中,也可能夾雜些許茶葉,但那時的中國茶還遠未被歐美人士所認識和器重,還不是世界性飲品,沒有規(guī)?;牟枞~貿(mào)易,因而尚未形成全球性的‘海上茶葉之路’。”彭老說。
4公主嗜茶
飲茶風靡英倫盛行歐洲
廈門是“海上茶葉之路”形成的原因,有“天時地利”的使然。
17世紀初,荷蘭東印度公司與中國貿(mào)易時,廈門是最主要的據(jù)點。他們還在巴達維亞與閩南商人交易茶葉,確立了茶葉貿(mào)易的霸主地位,并用船只將茶葉運回歐洲口岸,每年創(chuàng)造了極其可觀的利潤,這使他們樂此不疲。鄭成功實行海上貿(mào)易,茶葉是輸往日本和東南亞的重要貨物。
“茶葉飲品在歐洲興盛的轉(zhuǎn)折點,始于1661年。在此之前,茶葉只是中國絲綢、陶瓷出口的附屬品,并未形成規(guī)模。”彭老介紹說。
關(guān)于茶葉盛行還有一件有趣的事。1661年,英國查理二世與葡萄牙國王的女兒凱瑟琳公主結(jié)婚。凱瑟琳公主是茶的嗜好者,嫁妝中就有一套精美的中國茶具和221磅茶葉。舉行婚禮之際,茶葉亮相,正式隆重地進入英國皇室。具有“飲茶皇后”美譽的凱瑟琳,又在英國大力倡導飲茶,使茶成為全國風靡的新型飲料,英國因而對茶葉的需求量迅猛增長。
彭老介紹,英國東印度公司因經(jīng)營茶葉而著稱于世,他們的商船到廈門的主要任務是采購茶葉。1664年,英國東印度公司指令在萬丹的代理商采購100磅上等茶葉;1687年,該公司還規(guī)定:每艘從孟買到廈門的商船都要運載150擔(7.5噸)茶葉。至18世紀,英國成為歐洲茶葉消費量最大的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