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頂梁柱
17歲失怙當家做主
忙到誤把墨汁當醬汁
我和二哥差四歲,所以小時候一起玩得不多,各有各的圈子。不過我印象很深的是,在父親生病后,才讀高中一年級的二哥就毅然輟學(xué)了。風(fēng)雨無阻,他每天清早從鼓浪嶼坐輪渡過海,上岸后步行到鎮(zhèn)邦路,再騎破破爛爛的單車,連輪胎都是用稻草做的,就這樣到坑內(nèi)找一位姓沈的朋友去拿牛奶,回來給父親喝。

老四(洪樵甫)
父親生病后,因為大哥在外地,我二哥就成了頂梁柱,逐步地把家庭重擔(dān)頂起來。

老七(洪貽德)
是啊。父親53歲就過世了,我當時才13歲,二哥也才17歲(1945年),但父親的喪事都是他去操辦。

老四(洪樵甫)

洪卜仁
父親過世那年,還在抗戰(zhàn)后期,大哥在國統(tǒng)區(qū)(建陽)、我們在淪陷區(qū)(鼓浪嶼),交通斷絕,他回不了家,家里做決定,一些拋頭露面的事,比如看墓地,都要我去做。
二哥一直都沒有怨言,要他干什么就干什么。

老四(洪樵甫)
我長期在外地念書,工作后也不常在家,對家里的事不大清楚,但我們兄弟以前沒分家,一直住在一起。聽我老伴講,有人曾上門造謠,說我二哥在外面花天酒地。當時二哥在《廈門日報》晚刊當記者,其中有負責(zé)編娛樂版,為了工作他經(jīng)常出入娛樂場所,便有了風(fēng)言風(fēng)語。當時那個年代經(jīng)常有人上門調(diào)查背景,便去家里了解情況。我老伴作證,說他生活很簡樸,每天吃稀飯,有一次太忙了,還誤把墨汁當醬油,蘸起來配飯。

老六(洪福澤)

洪卜仁
是的,是有這回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