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他,叫洪惠馨
福建南安人,1935年出生,集大水產(chǎn)學院教授,曾獲國務院表彰,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他,是缽水母專家
長期從事海洋生物學、海洋生態(tài)學和漁業(yè)資源生物學教學與研究工作;曾發(fā)現(xiàn)并命名“西沙無棱管水母”;曾受國家委托,與人合著《中國動物志》中無脊椎動物第二十七卷
他,促成集大組建
他,是全國政協(xié)委員,曾聯(lián)名提交《關于組建集美大學的建議》,促成了集美大學的組建

臺海網(wǎng)(微博)12月28日訊 (廈門日報文/記者 應潔 通訊員 陳振星 圖/記者 王火炎)
【紀事】
在洪惠馨教授位于集美大學的幾十平方米工作室里,整排書架滿滿當當,里面擺著大大小小各種尺寸的瓶瓶罐罐。這些玻璃容器里裝的是他從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就開始收集的各類海洋浮游生物的標本,其中就包括種類繁多、各式各樣的缽水母。最小的缽水母,要用顯微鏡才能看到,而最大的,直徑比一般飯桌還要大。
洪惠馨介紹說,在海洋浮游生物領域,很長一段時間并不重視對水母的研究,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大多數(shù)國家不認為缽水母有什么用。直到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陸續(xù)發(fā)生水母蜇傷人、水母堵住航空母艦進水口等事件,人類才開始認真研究這種已經(jīng)存在了5億多年的生物。
而說到洪老為什么“看上”缽水母,并將其作為畢生研究的課題,則是一個陰錯陽差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