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
他命名了“西沙無棱管水母”
傳奇不一定都是轟轟烈烈的。在集美大學水產(chǎn)學院綜合樓四樓的一間辦公室里,成百上千個貼著標簽的廣口瓶里藏著一個低調(diào)的傳奇——這里是全中國缽水母標本種類最多最齊全的地方。此前,洪惠馨教授從沒有對外刻意宣稱過這一點。這個“秘密”是我們在采訪中意外發(fā)現(xiàn)的。
近期,集美大學水產(chǎn)學院教授洪惠馨出版了《中國海域缽水母生物學及其與人類的關系》。它是我國首部全面、系統(tǒng)地介紹和論述中國海域缽水母生物學及其與人類關系的專著,被認為具有非常重要的學術價值和實用價值。
說起缽水母,很多人也許“一頭霧水”,實際上,我們都吃過的海蜇,就是缽水母家族的成員之一。缽水母是一類極其古老而低等的動物,全世界約有200種,中國目前發(fā)現(xiàn)有45種,這45種在洪惠馨工作室里都能看到。
某種意義上,洪惠馨可以說是國內(nèi)缽水母研究方面的“奠基者”。他曾受國家委托,與另外兩名研究者高尚武 、張士美合著《中國動物志》中無脊椎動物第二十七卷,第一次摸清了我國刺胞動物門水螅蟲綱、管水母亞綱和缽水母綱的“家底”。
上世紀70年代末,一種叫“西沙無棱管水母”的新種,由洪惠馨發(fā)現(xiàn)并命名,那是他當時在西沙群島開展魚類及海洋生物調(diào)查時,所取得的重大發(fā)現(xiàn)。
【側記】
能做研究“陋室”亦足
洪教授的家在中山公園附近,是一幢老別墅。從圍墻外面看,是令人望而生畏的“深宅大院”,而走進圍墻,才發(fā)現(xiàn)這幢別墅和“富麗堂皇”沒有什么關系:院子里隨意長著些花草,墻邊支起晾衣服的繩子;一樓廳堂不開燈就像是晚上,必須貓著腰走上一段逼仄的樓梯,才能到二樓的起居間。
在起居間,好些家具用品看起來也很有些年頭,洪惠馨的太太王理琴說,桌子上墊著的那塊玻璃,還是幾十年前從上海搬家時帶過來的。至于房子,是老一輩留下的家產(chǎn),不能變賣,真要內(nèi)部修整起來,費用方面又是個“無底洞”,于是,洪氏夫婦以“不變應萬變”,在老房子里住了幾十年。
據(jù)說曾有一位愛到知識分子家里做客的中央領導,來洪惠馨家時“委婉”地評價說,洪教授的屋子是其見過“最樸素”的。洪老自我解嘲說,哪是最樸素,就是破爛!
他說,我們這一代苦過來的人,對生活沒有更多要求,能夠做喜歡的研究,還有什么不滿足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