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海網9月24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陳捷 通訊員 集法宣/文 陶小莫/漫畫)“P圖”偽造證據,該當何罪?惡意虛構事實欺騙法官,要怎么罰?虛構借款事實,嚴重妨害民事訴訟的進行,造成司法資源浪費,拿什么來治……
昨日,集美法院發(fā)布多起虛假訴訟案件。據悉,近年來,廈門各區(qū)法院查處了不少虛假訴訟案件。虛假訴訟行為不僅損害其他當事人合法權益,而且嚴重擾亂訴訟秩序。很多虛假訴訟案件的案情并不復雜,但之所以浪費大量司法資源,究其原因,皆是因為當事人在經濟利益的驅使下,惡意串通、捏造虛假事實所致。
導報記者從集美法院了解到,虛假訴訟在離婚案件、民間借貸、企業(yè)債務三大領域中高發(fā)。為打擊虛假訴訟、虛假陳述、偽造證據等訴訟中出現(xiàn)的不誠信行為,該院通過“告知關”、“識別關”和““懲治關”三大舉措,積極推動樹立誠信訴訟的規(guī)則意識。
案例1 說謊騙法官,原告被追責
虛構事實欺騙法官,王某為此受到了法院的處罰!昨日,集美法院發(fā)布了這起欺騙法官的案件。
據悉,此前原告王某為被告小李裝修位于集美區(qū)的房屋時受傷。事故發(fā)生后,王某將小李告上法庭,要求小李賠償其損失共計36萬余元。
小李被起訴后,向集美法院提起“管轄權異議”。小李說,實際上王某是在裝修其位于漳州龍海的房屋時受傷。小李住所地與侵權行為地均不在集美,集美法院沒有管轄權。
收到管轄權異議申請后,承辦法官通知王某到法院接受詢問。然而,王某到庭后,在法官出示小李提供的證據并再三詢問下,王某仍然堅持說,自己是在集美給小李裝修房屋時受傷。
對此,承辦法官要求王某簽署當事人據實陳述《保證書》,并一再釋明《保證書》中列明的“如有虛假陳述,愿意接受罰款、拘留乃至刑事處罰”的法律后果。
隨后,承辦法官前往漳州調查取證。在證據面前,王某終于承認說,他確實是在龍海受傷。由于訴訟請求中有涉及殘疾賠償金項目,廈門的賠償標準高于漳州的標準,所以他就說了謊。
集美法院認為,王某惡意虛構侵權行為地,其行為不僅有違誠實信用原則,也嚴重妨害民事訴訟的進行。鑒于王某承認錯誤并撤回起訴,最終,法院對王某處以2000元的罰款。
法官說法
規(guī)范誠信訴訟“告知關”
法官說,目前,在司法實踐中虛假訴訟、虛假陳述、偽造證據等不誠信行為逐漸呈現(xiàn)增多的趨勢,主要集中在財產型案件中。為遏制不誠信訴訟行為,《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對當事人、證人簽署保證書作出了相關規(guī)定。為落實法律規(guī)定,集美法院通過規(guī)范誠信訴訟“告知關”,推行立案誠信告知、提示,以杜絕訴權濫用,出臺證人作證、當事人如實陳述保證書規(guī)范,要求當庭宣讀并簽署保證書,通過釋明作偽證、虛假陳述的法律后果,保障當事人陳述、證人證言的真實性,倡導誠信訴訟。
據悉,2018年以來,集美法院出庭作證的證人共計簽署保證書247次,當事人提交保證書198人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