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8月10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崔曉旭 孫春燕/文 常海軍/圖 見習記者 曾宇姍 通訊員 李琳 林熙彥 吳靜云 陳泉峰 張桂燕)熱熱熱熱熱熱熱?。。?/p>
昨天的廈門,熱出了天際,熱到了破紀錄——局部地區(qū)超過40℃。東渡站突破了建站以來歷史最高溫,達到了39.6℃!
可在廈門的街巷、碼頭、隧道等,隨處可見這么一些特殊工作人群:他們浸濕的衣衫是勞動的勛章,他們用汗水捍衛(wèi)城市生機;他們如盛夏里的繁花,在熱浪中精彩綻放,構成一道城市最美麗的“風景線”。
是他們,給市民送來了清涼。這份讓人歲月靜好的清涼背后,時刻有著一群不畏高溫“烤”驗的人在默默堅守。
連日來,導報記者探訪城市建設一線勞動者,用鏡頭和文字記錄下一幕幕高溫下的身影。
電力“保衛(wèi)者”
每次干完活像水里撈出來一樣
大家在室內享受著空調的涼爽時,國家電網廈門供電公司的電力工人們正頂著烈日,在戶外忙碌施工。
張世國,廈門供電公司配電帶電作業(yè)班班長。昨天高溫天氣,他帶著班組在翔安南部片區(qū)不停電施工作業(yè)。“都是小樹苗,找不到遮陰的地方,可以說是‘背朝黃土面朝天’。”張世國說,感覺體感溫度有40℃了,悶熱得有些難受。
其實這一周以來,廈門的氣溫都不算低,但配電帶電作業(yè)班每天要在戶外作業(yè),奮戰(zhàn)在高溫第一線,與驕陽博弈。他們主要負責思明、湖里和翔安南部片區(qū)的不停電施工作業(yè)。

上周,在東坪山觀音山路浦坪線,早上8點多,配電帶電作業(yè)班6名工人已做好施工準備,為該區(qū)新增用戶進行增容改造工程。
施工現場,電網工作人員呂偉庭和陳明峰戲稱自己是“小黃人”。他們全副武裝,頭戴絕緣安全帽,身披絕緣披肩,手戴絕緣手套。
“今天算是很舒適的天氣了,35℃以下的溫度對我們來說是涼爽的。高溫時,電桿測試達到44℃,穿上絕緣服作業(yè)整個人像被煎烤一樣。”呂偉庭攤開絕緣服,絕緣披肩的材質類似皮衣,剖開里面有七層,密不透風,而全身絕緣裝備加起來重達20多斤。
兩人帶上幾塊絕緣毯,隨斗臂車升到高空,直面烈日作業(yè)。20分鐘后,兩人被斗臂車送返地面。
脫下絕緣服,汗水浸透全身,摘下絕緣帽,汗水順著臉頰流下。呂偉庭已在電力崗位工作20年,對高溫作業(yè)早已習以為常,“夏天每次干完活都像水里撈出來一樣,手套摘下來,都能倒出汗水”。
據悉,今年以來,國網廈門供電公司共開展帶電作業(yè)項目33類,完成帶電作業(yè)2037次,減少停電時戶數6.8萬時戶,增供電量515萬千瓦時,基本消除了停電時戶數50時戶以上的計劃停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