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檢修者”↓
檢查時常常有窒息的感覺
臨近中午,氣溫攀升到35.9℃,廈門的隧道也面臨著“烤”驗。
鄭文龍,市公路部門成功大道隧道群的電工班組工人。公路巡查作業(yè)車照例巡檢,車子停在成功大道梧村隧道口轉(zhuǎn)盤外,鄭文龍鉆進(jìn)路邊小箱變,手持探照燈,檢查線路問題。不到十分鐘,他從箱變中走出,豆大的汗珠布滿他的臉龐,全套工作服也被汗水浸濕。“洞外的小箱變,狹小悶熱,每到夏季,配電房的溫度都在40℃以上,最高溫時達(dá)45℃。而隧道洞內(nèi)的配電房,一間50平方米左右,里面雖然裝了兩臺空調(diào),但溫度還是高。”鄭文龍說。

這樣的洞內(nèi)配電房,整條成功大道上有4個,每天他們至少檢查三次,每進(jìn)去檢查一趟要花半個小時。每巡查一趟,工作服就會濕一次。
然而,暑熱難耐并不是最讓他們頭疼的問題。“最大的問題是隧道內(nèi)空氣很差,都是汽車尾氣,濃度高,檢查時常常有窒息的感覺。一趟下來,鼻子里吸滿了煙塵,走出洞外,鼻孔里全都黑黑的。”鄭文龍說。
鄭文龍的班長鄭銀水,今年50多歲。他的電工班組管轄6座隧道,全程將近14公里。
“我們必須實時巡查掌握各配電房的高負(fù)荷輸電線路的運(yùn)行狀況,實時為各個機(jī)電設(shè)備‘把脈問診’。”鄭銀水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