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海網(wǎng)7月16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錢玲玲/文 常海軍/圖)導報持續(xù)關(guān)注的罕見“戈謝病”患兒小萱寶,在艱難求醫(yī)兩年之后,又迎來了一道愛的陽光。
昨天上午,由廈門市愛心辦主辦,醫(yī)保、民政、民宗、紅十字會、慈善總會等部門協(xié)辦的“重特大罕見病救助協(xié)議簽約儀式”在市兒童醫(yī)院舉行,3名重特大罕見病患兒家屬接過凝聚社會各界力量的愛心救助,重燃生命的希望。
她們分別是身患罕見“戈謝病”的小萱寶,患有罕見惡性腫瘤“尤文肉瘤”的小婷婷,以及出生后不久就被確診為“嬰兒型龐貝癥”的小恩恩。這些發(fā)病率僅為人口總數(shù)0.65‰-1‰的罕見病,讓這些家庭一步步走向崩潰邊緣,救助求醫(yī)之路倍加艱辛。
這是廈門首次集合了這么多的力量對罕見病患者進行救治和幫扶。市委副書記、愛心廈門建設工作領(lǐng)導小組執(zhí)行副組長陳秋雄表示,重特大罕見病救助簽約儀式的舉行,是“愛心廈門”建設的又一個重要舉措、特色亮點,標志著“愛心廈門”建設邁入新階段。從此以后,全市開啟了重特大罕見病救助的渠道,一定要把實事辦成、辦好,真正讓廈門成為友善、互助、充滿溫度的城市,成為充滿文明、愛心的城市。
案例 幼小女童患罕見“戈謝病”
很多導報的讀者,一定還記得一個讓人心疼的名字:小萱寶。她有一個特別的昵稱,叫“企鵝寶寶”。因為脾腫大,她的肚子鼓鼓的,走起路來一搖一擺,看著就讓人心疼。
3歲那年,小萱寶被查出患了一種在全國乃至全世界都非常罕見的疾病——戈謝病,治療需終身注射“思而贊”,一針就要2萬多元。按照醫(yī)囑,現(xiàn)在5歲的她每月需打4針,每年花費近100萬元,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和體重的增加,注射藥量和治療費用還將逐年增加。
這樣的治療費用,對于一個普通家庭來講簡直是天文數(shù)字。“但我們不能放棄她!”萱寶媽媽周女士哽咽著說。為了籌錢治病,萱寶媽媽每天早上4點多就起來賣早餐,萱寶爸爸幫人安裝空調(diào),一天干十幾個小時,常常忙到晚上10點多才能收工。
但即便如此,一家人辛辛苦苦干一個月,還不夠小萱寶打一針,本不寬裕的家庭舉步維艱,無力負擔昂貴的醫(yī)藥費。
2019年3月13日,導報在頭版刊發(fā)《寶貝 只要你活著!》,率先報道了小萱寶的困境。從那時起,導報連續(xù)發(fā)出諸多報道,跟蹤小萱寶的治療情況,引發(fā)了社會的廣泛關(guān)注。同時,導報還為她奔走呼吁,向社會募捐,為這個處于困境中的家庭送去了溫暖。
報道刊發(fā)后,很多愛心人士向他們伸出了援助之手。然而,手術(shù)加上打針,治療費用依舊過于龐大,因后續(xù)治療資金不足,小萱寶目前每月只能注射1針“思而贊”穩(wěn)定病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