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人員熱情引導(dǎo)乘客上下車。(本報記者 王火炎 攝)

地鐵在乘客的注目下駛?cè)胝九_。(本報記者 林銘鴻 攝)

圖為首班地鐵列車司機黃錚。(本報記者 林銘鴻 攝)

站務(wù)人員微笑為市民乘客服務(wù)。(本報記者 林銘鴻 攝)
首日運營數(shù)據(jù)
累計進站客運量203776人次
當日上線19列車
全天共計開行275列次
列車正點率98.9%
運行圖兌現(xiàn)率100%
臺海網(wǎng)1月1日訊 據(jù)廈門日報報道 昨日,廈門日報派出多路記者,第一時間見證和感受廈門地鐵開通試運營這一重大歷史性時刻。在感受地鐵速度的同時,我們也記錄下那些為地鐵順利運行而忙碌的身影。下面,我們就帶您走近地鐵司機、客服人員、調(diào)度人員等,為您講述地鐵運行的幕后故事。
首班列車司機:
一個班次開下來
要“手指口呼”2800次
本報記者 張彥宇
地鐵1號線的首班列車司機黃錚是位1995年出生的小伙子,2013年在武漢鐵路司機學(xué)校畢業(yè)后就來到廈門軌道集團。別看他年紀輕,他可有豐富的駕駛經(jīng)驗。“從地鐵熱滑,全線跑圖到體驗式運營,我們一直不斷練習(xí)磨合,為今天地鐵通車做準備。”黃錚告訴記者,首日運營非常順利,“所有的努力都有了回報,很自豪很激動。”
地鐵1號線昨天上午10點正式開通。實際上,早在前一天下午,地鐵工作人員就開始忙碌起來。“上早班的地鐵司機,在前一天晚上都要開會,學(xué)習(xí)一些規(guī)程、案例、注意事項等等,然后布置接下來的主要工作,最后在停車場的公寓里休息,以保證次日首班車正常發(fā)車。”
昨天凌晨4點左右,兩輛空載的“巡道車”已經(jīng)開出,為首趟車“探路”。“這趟車的車速要慢,大約控制在30公里/小時以內(nèi),如果有墜落物或異常,則需要立即報告,并進行處理。”黃錚告訴記者,每天載客前,會有兩列“壓道車”同時開出,分別檢查上行和下行線路。
列車運行期間,黃錚需要做出一些系列操作,比如列車啟動、牽引、制動、開關(guān)車門、發(fā)車等,同時配合“手指口呼”。地鐵司機單程“手指口呼”大約350次,一個班次下來約需2800次。“接下來就按照列車班次正常運營了。”黃錚說,列車日常運營是采取四班三運轉(zhuǎn),一般需要跑三圈,巖內(nèi)北站到鎮(zhèn)海路站后再回到巖內(nèi)北站為一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