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志明說,每個村落供奉的“王爺”不同,舉行的年份也不盡相同。譬如翔安后村供奉的是岳飛;在海滄鐘山,每三年舉辦一次;而在蕓美村,送王船送的是朱、池、鐘三位王爺,每四年舉行一次——前三年由三位王爺輪流進行慶典,屬于小任年,第四年三位王爺一起出巡,叫作大任年。
三位王爺共同出巡時,兩百多位“監(jiān)”、“班”開道陪同,也是蕓美村獨有的特色。“之所以供奉的是朱、池、鐘三位王爺,主要是由于他們的憐憫之心。”盧志明解釋,傳說其中的池王爺名然、字逢春,又名德誠,原籍南京,明萬歷三年(公元1575年)文中舉人、武中進士。池然當(dāng)時在去漳州府任道臺的路上,途中遇上瘟神,得知瘟神要在井里下毒,毒害村里的百姓,就將藥騙來服下,最終毒發(fā)而亡。“所以,池王爺?shù)拿媸呛诘摹?rdquo;盧志明說。
為此村民們一直供奉著這位王爺,感激他救下全村百姓。至于朱、鐘兩位王爺,蕓美村的相關(guān)史料沒有詳細的記載。
【同步】
金門也有送王船
海滄蕓美村這次送王船迎來了新客人——金門金城鎮(zhèn)北鎮(zhèn)廟總干事洪鴻源帶領(lǐng)24名團員一同前來,這是他第一次來到蕓美村參加送王船活動。“金門也有送王船的活動,但王船以紙質(zhì)船為主,活動也沒有對民眾開放。”洪鴻源說,希望今后能繼續(xù)開展交流活動,組織兩岸同胞舉行共同的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