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海網(wǎng)9月9日訊 (海峽導報記者 林江琳 見習記者 楊思萍)他出生于臺灣彰化的一個貧窮家庭,憑著自己的努力,從培訓工作到軟盤發(fā)明,再到在廈門投資設廠,成為千萬富翁;他虛心請益,即使有這么多資產(chǎn),也不忘努力奮斗。最感人的是,他想把這些故事拍下來,讓孩子們好好了解父親的奮斗史,憶苦思甜。
他就是56歲的臺商劉文熒,其奮斗精神也感動了大導演。8月30日,在北京的新聞發(fā)布會上,劉文熒宣布將請央視《奮斗》欄目的編導張鑫澤,拍攝以他個人真實故事改編而成的數(shù)字電影《發(fā)明家在商途》,空軍政治部話劇團的張大禮將飾演中年時期的劉文熒。近日,剛剛從福州參加完中醫(yī)藥研討會的劉文熒接受了本報記者的采訪。
影片記錄生活 讓孩子了解父親
記錄生活,有的人用筆,有的人用心,而用影片的方式呈現(xiàn),劉文熒這一想法由來已久。對于投拍電影的初衷,劉文熒說,其實最早的時候只是想把故事留下來,拍給自己的孩子們看。因為工作的原因,劉文熒常年都沒辦法陪伴在孩子身邊,“想讓孩子們對他們的父親多一些了解吧”?!拔沂且粋€從窮山里走出來的很不起眼的孩子,你們可能只看到我現(xiàn)在光鮮亮麗的生活,卻不知道我走過的那些辛苦?!眲⑽臒上胪ㄟ^這個影片,讓孩子們知道父親的奮斗經(jīng)歷。而負責影片的導演張鑫澤則從中得到更多的啟發(fā),他計劃將來把這部電影帶到學校里展映,這樣能讓更多的小孩子懂得奮斗的過程和意義。
張鑫澤表示,本片將于10月底開拍,屆時將在全國影院上映,除了在央視六套播出以外,還計劃在臺灣的電視臺播出。
故事感動導演 兩人一拍即合
劉文熒結識張鑫澤始于去年“6·18海峽項目成果交易會”,在這個交易會上,劉推出自己潛心鉆研兩年半的“有氧水”。為了發(fā)明 “有氧水”,從2007年開始,劉文熒停止一切商業(yè)活動,終于研究出高溶氧技術,并且創(chuàng)造了適合這種“有氧水”的飲料瓶和一整條自動化的生產(chǎn)線。當時,正在為“有氧水”尋找代理商的劉文熒遇到了張鑫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