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英文
民進黨最近有點不像民進黨。過去,他們動輒罵大陸“鴨霸”,罵國民黨“賣臺”,火力十足;但這一個月來,民進黨在兩岸問題上表現(xiàn)低調,少有正面對抗。這種風格突變,可視為民進黨的新招數(shù),名為綿里針。
在大陸坦言兩岸聯(lián)系溝通機制已停擺的情況下,民進黨當局不顧尷尬自說自話說“沒停”;大陸進一步說明“傳真只讀不回”,民進黨當局仍說會持續(xù)努力爭取溝通;國臺辦再度喊話,聯(lián)系機制停擺責任完全在臺灣一方,民進黨當局則低調回應說“雙方都有責任”。
這幾個回合,給人什么印象?對兩岸事務不熟或本來就支持綠營的人,可能會感覺大陸是個大漢,在步步緊逼,而民進黨是個弱女子,在委曲求全。若能給外界以如此印象,則民進黨的目的就達到了。
雙方相爭,有“理”與“情”兩個層面,“理”決定了是非對錯,但“情”有時卻能決定誰勝誰負。比如當年“馬王政爭”,明明王金平涉司法關說,馬英九是占理一方,但因為馬英九發(fā)動突襲時王金平正好離開臺灣參加女兒婚禮,馬英九就先落了個“不厚道”、“陰險”的評價,王金平卻一再表示為黨奉獻無怨無悔,還說馬是他的“逆增上緣”,最后臺灣人同情的天平竟倒向了王,馬一敗涂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