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祖,原名林默娘,因為救難濟世,被后世尊稱為"海上女神",在全世界擁有上億的信眾,甚至不少人感慨,"有海水的地方就有華人,有華人的地方就有媽祖"。臺灣的媽祖信仰就是從福建傳入,"媽祖渡臺"和臺灣的開發(fā)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現在,相同的媽祖信仰已經成為海峽兩岸民眾的感情紐帶,媽祖就代表著"根",代表著家鄉(xiāng)的一切。今天的《根脈》,我們來看閩臺共有的媽祖信仰如何情牽兩岸?
晨拜媽祖,禮行三獻,在福建莆田湄洲島,這間媽祖廟是全球四十多個國家和地區(qū)、一萬多座媽祖宮廟的祖廟。每年的農歷八月,從各地趕來朝圣的鄉(xiāng)親和游人絡繹不絕,祈求這位海上女神護佑蒼生,樂聲、歌聲、贊頌聲、稟告聲都獻給了媽祖娘娘,此起彼伏,蔚為壯觀。
臺灣云林侖背奉天宮主委 李明恭:今天帶領臺灣的善男信女700多人,到我們湄洲祖廟謁祖進香,祈求風調雨順,我們臺灣奉天宮媽祖已經有200多年,沒有到過我們湄洲這邊來謁祖進香,今天第一次來,大家都非常榮幸,也非常團結,心情非常感動。
臺灣云林侖背奉天宮攜手臺北景美代天宮、侖背天衛(wèi)宮等多個臺灣宮廟回祖廟進香,200多年來第一次回娘家,700多位信眾難掩激動之情。
臺灣云林侖背奉天宮 廖宜憲:今年是頭一次得到媽祖的允許,跟著媽祖回老家來看看,每個人懷抱著感恩的心回來向湄洲媽祖來進香、來朝拜,祈福媽祖娘娘慈悲為懷,神佑家邦。
中國人在媽祖的護佑下,走向海洋,臺灣各地媽祖廟興建的時間,幾乎就是當地開發(fā)的年代。在這些信眾們的心中,媽祖信仰更是先民們在臺灣島開拓墾殖的精神旗幟。
臺灣媽祖信眾:媽祖就像我們的媽媽,有什么事就會來祈求,來跟媽媽講,來問她意見。
在臺灣,媽祖信眾多達1600萬,占臺灣人口的三分之二,媽祖分靈廟2000多座,不管是顏思齊、鄭芝龍時期移民帶去的"開臺媽",還是明末清初鄭成功時期的"船仔媽"、"護軍媽",以及后來的"溫陵媽"、"銀同媽"等等,自1987年兩岸開放探親以來,臺灣媽祖分靈廟源源不斷地組團來湄洲謁祖進香,形成了蔚為壯觀的"媽祖熱"。
福建莆田湄洲媽祖祖廟董事長 林金贊:(兩岸開放交流之前)基本是臺灣都是偷偷摸摸地通過各方面來到湄洲祖廟,來謁祖進香,包括以前也有這個臺灣的漁船,南方澳的,還有這個宜蘭的,都是偷偷開船去捕魚的時候,然后拐到湄洲島來。(現今)這么多年,兩岸常來常往,交流越來越密切,一年臺灣來這里的也有一千多個團隊,有近三十萬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