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漳州錦歌國家級非遺傳承人王素華正在教授青年錦歌隊員彈唱錦歌
一枝兩葉 龍海年產(chǎn)值過億
“青年錦歌隊的隊員主要是來自漳州市薌劇團及各民間薌劇團的演員。”薌城區(qū)文化館副館長、青年錦歌隊隊長林艷說,薌?。ǜ枳袘颍┑拇蟛糠智{都來自于錦歌,錦歌雖已退出市場,但其衍生出來的薌?。ǜ枳袘颍┑氖袌龊芊睒s,青年錦歌隊的隊員們在從事薌劇表演的同時,繼續(xù)傳承錦歌。
作為薌劇的主要發(fā)祥地和人才搖籃,漳州龍?;钴S著100多個民間薌劇劇團,高峰時每年演出2萬多場,年產(chǎn)值超億元。
“每個劇團大約20人,包括演員及樂手等,一個劇團一年下來正常演200多場。”龍海浮宮鎮(zhèn)霞興村的福慶薌劇團團長郭福慶從事薌劇演出已30多年了,他說,閩南一帶社戲氛圍確實濃厚,既有村社公家請戲,也有私人請戲,節(jié)日時令演出不斷,包括正月平安戲、五月龍舟戲、冬至祭祖戲、年底謝平安戲等。旺季時預約的多了,都忙得排不上班。而且,臺下的年輕觀眾也越來越多了。這兩年來,每場戲金一般在五六千元左右,水平較差的也有三四千元,水平較優(yōu)秀的甚至有上萬元的。
“主演一般年收入十二三萬元,其他演員或工作人員一般也有五六萬元。”郭福慶說,民間劇團有戲演時就出去演戲;沒戲演時,除了偶爾排新戲外,大家可以在家務農(nóng)或從事其他工作。
王文勝是漳州市戲研所所長,曾任漳州市薌劇團團長。其于2016年與同事黃秀寶一起創(chuàng)作的漳州錦歌《凌波情》獲得了中國曲藝最高獎“牡丹獎·文學獎”。
王文勝說,臺灣歌仔戲與漳州薌劇被稱為漳州錦歌的“一枝兩葉”,因為都是源于錦歌?,F(xiàn)如今,單純的錦歌已談不上經(jīng)濟效益,其衍生的薌?。ǜ枳袘颍﹨s有較好的市場空間。目前,漳州市薌劇團主要做錦歌曲藝的傳承與保護及優(yōu)秀薌劇劇目的創(chuàng)作打造。此外,由于民間廟會的需要,形成較大的社戲市場,主要集中在龍海一帶。這些密集的民間劇團也傳承和培養(yǎng)了大量的薌劇人才,對薌劇的弘揚和傳承作出了一定的貢獻。
(福建日報記者 黃如飛 蕭鎮(zhèn)平 白志強 通訊員 戴淑增 文/圖)

更多探尋地方志報道請掃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