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一輩匠人們正在制作福船模型
想學造船不成,他到海上捕魚為生
林配宗是泉港區(qū)峰尾鎮(zhèn)誠平村人,1968年出生,家中兄弟姐妹眾多,連同父母和奶奶,一共十口人。小時候生活太窮,每天都吃不飽,每當他看到造船師傅憑借自己的手藝,能賺到很高的工錢,還能一天吃5餐,林配宗羨慕不已。非但如此,在岸邊造船時,殘留的木屑,還可帶回家當柴火。所以,林配宗從小的愿望就是學造船技藝。
可惜,流傳了一千多年的水密隔艙海船制造技藝,在傳承理念上非常嚴苛,只傳男不傳女,只傳內(nèi)不傳外。林配宗的外公黃基厚是第九代傳人,八個舅舅均從小學習造船技藝。如今,僅剩最小的舅舅黃宗財在世。
當年,林配宗想跟著舅舅們偷學,但無奈祖?zhèn)鞯挠栒]嚴厲,即便是親舅舅,也不敢將這套技藝傳授給外甥,畢竟他們是在魯班公面前發(fā)過誓的。
沒辦法學到造船技藝,小小年紀的林配宗又心疼父親一人要養(yǎng)10之家,16歲那年,他踏上了捕魚的船,過起了海上飄搖為生的日子。
一趟出海,離家就是半年。林配宗說,以前的木船很落后,沒有發(fā)動機,只能用擼來劃船,走船的日子如海水般苦澀。
9年里,他最北到過濟州島,最南到了越南,每年根據(jù)不同的季節(jié),到不同的地方捕魚,憑自己的努力,當上了船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