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4日,甘肅省天水市一家雕漆工藝品生產企業(yè)的工人在漆器上鑲嵌螺鈿。 天水雕漆有兩千多年的悠久歷史,產品以家用器具為主,造型優(yōu)美、圖案精巧、色調絢麗,其制作技藝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在甘肅省天水市,雕漆匠人至今仍沿用古時制作漆器的脫胎、鑲嵌、雕填、彩繪等純手工工藝,傳承原汁原味的傳統(tǒng)技藝。 新華社記者 耿馨寧 攝

9月4日,甘肅省天水市一家雕漆工藝品生產企業(yè)的工人在漆器上鑲嵌螺鈿。 天水雕漆有兩千多年的悠久歷史,產品以家用器具為主,造型優(yōu)美、圖案精巧、色調絢麗,其制作技藝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在甘肅省天水市,雕漆匠人至今仍沿用古時制作漆器的脫胎、鑲嵌、雕填、彩繪等純手工工藝,傳承原汁原味的傳統(tǒng)技藝。 新華社記者 耿馨寧 攝
臺海網9月4日訊 據泉州網報道 泉州素有“木偶之城”的美譽,作為泉州人,想必對于木偶戲也并不感到陌生。流光溢彩的劇臺上,伴隨著音樂,專業(yè)的木偶劇演員用細線操縱著木偶,演繹著人間的喜樂悲歡。在這一刻,現(xiàn)場觀眾都屏住呼吸,將所有的目光和注意力都聚焦在了活靈活現(xiàn)的木偶...
9月1日晚,“大美園林·非遺閩劇”大型主題文化系統(tǒng)活動在福州西湖公園啟動?!∮浾邉⒖筛z 中新網福州9月2日電 為促進古典園林與戲曲藝術的文化融合,傳播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閩劇,“大美園林·非遺閩劇”大型主題文化系統(tǒng)活動1日晚在福州西湖公園啟動。 入夜,在...
袁潔手把手地教孩子們學東山草編。 草編的耳墜。 孩子們饒有興趣地觀察袁潔演示東山草編技藝。 文\海南日報見習記者 邱江華 圖\海南日報記者 袁琛 長長的椰子葉纏繞在靈巧的指尖,經過按壓、挑起、翻轉、穿插,不出幾分鐘,一只栩栩如生的粽子就出爐了。若不仔細看,還真怕有人誤將其放進鍋里煮了去,這其實是個草編織物。 8月25日上午,在海口市...
臺海網9月1日訊 據“鼓樓文體旅”微信發(fā)布 虛實相生、錯落有致,共通的美感是戲曲和園林結合的基礎,擁有一座或多處戲臺則幾乎是所有中國園林的標配。明清江南,在文人墨客的私家園林中滋養(yǎng)著戲曲,戲曲也演繹著發(fā)生在園林內的傳奇。 而如今,在我們福州,戲曲也要從劇場走...
■羅平妹正在裝裱書畫作品。 臺海網8月29日訊 據廈門晚報報道 將畫作噴濕、刷上糨糊、覆上命紙、刷平、上墻……晚上10點多,在龍山東路一間廠房里,32歲的裝裱修復師羅平妹仍在忙碌??此坪唵蔚牧鞒蹋幪幪N含著知識與技術。糨糊調制的稠度、刷的力度、命紙的平整度等,每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