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油漆工,靠著嫻熟的技術和良好的人緣,在各個工地之間打著散工。憑著身份證,進入各個小區(qū)的裝修現(xiàn)場,在充滿甲醛氣體和重金屬的工地上,干著體力活。7年沉疴,伴隨著骨硬化癥狀,他只能騎著燃油助力車去工地,坐著完成各項涂刷工作。
10月20日那天,他在前往杏林新城的路上,接到一個工友的電話。往兜里掏電話的時候他沒在意,可進小區(qū)干活時,他發(fā)現(xiàn)身份證不見了,因而被擋在門外。他想起剛才的一幕,判斷應該是在路上掏電話時掉出來的,于是他趕緊返回尋找身份證,可已經難覓蹤跡了。
有人勸他辦理臨時身份證,但是許多小區(qū)的保安根本不認臨時身份證,“他們大多覺得臨時身份證‘不正規(guī)’,特別我是民工身份,物業(yè)的審查會更嚴格。”小潘說。也有人勸他回鄉(xiāng)辦理,但是時值冬季,路上一場感冒都可能讓這個免疫力低下的尿毒癥病人進重癥監(jiān)護室。2012年,潘厚超曾回老家過年,途中感冒引起并發(fā)癥,一度讓他心臟停止跳動。幸好當時火車剛到貴陽,醫(yī)生說如果是在縣城出的事,不一定搶救得過來。
失去身份證,導致20多天來他無法進入各個小區(qū)施工。不僅如此,連給助力車加油,都因為無法出示身份證而不能辦理。
多年的看病治療、孩子的學費,僅靠他每個月4000元的苦力收入。因為遺失了身份證,他已經間接失業(yè),連做透析的醫(yī)療費都快給不起了。打電話回家時,潘厚超曾沮喪地表示想放棄治療,73歲的母親流淚勸說:“你走了,我不知道怎么辦?你兩個孩子怎么辦?”
如果您撿到潘厚超的身份證,麻煩撥打968801告訴我們。對于這個多災多難的家庭,那是“救命”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