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6月1日訊 據新華網報道 有一首歌,是小學時代擁有紅領巾的驕傲,是長大后關于童年的有聲回憶,更有著喚醒億萬國人共同記憶的魔力。它,就是少先隊隊歌——《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
“不怕困難,不怕敵人,頑強學習,堅決斗爭。”簡單幾句歌詞,背后的故事并不簡單。然而,鮮少人知道它的起源。

位于福建廈門何厝小學內的“英雄小八路”紀念館,展陳著少先隊隊歌誕生地的故事。(記者鄧倩倩 攝)
這首隊歌的誕生,與13位少年有關。60多年過去,13位少年已年過七旬。曾是少年隊長的何明全,再次講述、唱起這首最初寫給他們的歌——
美麗的海濱城市廈門是故事的發(fā)生地。
1958年,何厝164名小學生組成“前線少年支前活動大隊”。其中,13個孩子主動要求留在前線,為解放軍修公路、筑掩體、擦炮彈、接話線、洗軍衣、送茶水……因為他們的英勇表現(xiàn),戰(zhàn)士們親切地喊他們“小八路”。
后來,共青團廈門市委員會授予他們“英雄小八路”稱號。各界人士組成的慰問團來到廈門前線時,為“小八路”的事跡所震撼。全國各地的小學紛紛寄來慰問信給他們。“英雄小八路”故事被記錄、傳頌。

當年“小八路”中堅強的女孩何佳汝,后來成為母校何厝小學的教師,一直兼任“英雄小八路”紀念館的講解員。她聲情并茂地向觀眾講起見證隊歌誕生的經過:在陣地上,作曲家寄明用炮彈箱當桌椅,一手拿著饅頭,桌上一根鉛筆、一把小刀、一本活頁本、一塊橡皮擦。很快,激昂的旋律哼起。
當被問到“你們不怕嗎?”“小八路”說:“不怕,我們不僅做這些工作,我們還要堅持學習,因為我們是學生。”不久后,詞作家周郁輝根據與孩子們的對話填了歌詞。
《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由此誕生。每一段旋律和每一句歌詞都有其豐富的內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