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尊稱“羅車公”戲讀作“下車”
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熱映,廈大學者、民俗文化研究專家解讀哪吒的“閩南元素”

-電音三太子是哪吒信仰與電子樂的奇妙組合。劉東華 攝

-哪吒神像

-《哪吒之魔童降世》劇照

-忠侖神霄宮哪吒神像
臺海網(wǎng)8月5日訊 據(jù)廈門晚報報道 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上映至今,已位列中國影史動畫電影票房第一。“哪吒”在各地的方言發(fā)音在網(wǎng)上引發(fā)了熱議,堪稱大型搞笑現(xiàn)場,被戲稱為“史上名字最難讀的電影男主人公”。
那么,“哪吒”的閩南話發(fā)音是什么,在廈門民間又有怎樣的哪吒信仰?記者采訪了廈門本地的方言專家和民俗專家。
將“哪吒”寫成“羅車”是民間用同音字代替
廈門大學中文系教授、閩南方言研究專家周長楫說,“哪吒”兩個字,廈門人念“lo cia”。在古代,“哪”和“蘿”“籮”“羅”是同韻字,在閩南話的文讀音(讀書音)都讀lo。而“吒”用古反切記音有兩個讀音:陟加切和陟嫁切。陟加切對應閩南話的讀音是da、za或ca。za或ca在閩南話的語音演變中多出了一個i音,就成了zia或cia了。因此,“吒”在閩南話讀cia,是符合古音跟閩南話語音對應演變規(guī)律的。
他介紹,閩南話的讀音有文讀音和白讀音兩種,“哪吒”是古代人物,所以用文讀音來念。但“哪”字在閩南話中還有一個“說話音”,讀na,正像“蘿”在閩南話也可讀la一樣,如“紅蘿卜”讀ang la dak。泉州和漳州的閩南話“哪吒”讀音跟廈門也一樣,只是腔調(diào)有點不同。有人將“哪吒”寫成“羅車”,是用同音字代替,這樣比較容易念。哪吒的父親姓李,后來廈門民間就稱“哪吒”為“李羅車”。
還有人戲稱“哪吒”為“下車”,因為閩南人見著“下車”就會讀作lo cia。他指出,其實“下車”在閩南話只能讀ha cia。讀lo cia,應寫作“落車”。只有“落”才能讀作loh(“落”是入聲字,應為loh),“下”讀loh的音是訓讀音,這是一種“張冠李戴”的讀音,就是將“落”的讀音套在“下”字的頭上。閩南話是古漢語的“活化石”,一些詞保留著古漢語詞的讀音痕跡,其文字的書寫方式也跟普通話不相同,這是很有趣味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