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護傳承鼓浪嶼文化遺產(chǎn)大家談

▲雷厝樂隊彈奏海島風情音樂

▲思明快報微信公眾號
臺海網(wǎng)11月6日訊 (海峽導報記者 康澤輝 通訊員 夏思萱/文 沈威/圖 實習生 劉雅昕 羅桂英) 今年7月,世界讀懂鼓浪嶼。“女王皇冠上的寶石”——鼓浪嶼,以“歷史國際社區(qū)”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讓世界為之傾心。鼓浪嶼申遺成功,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指示,強調(diào)申遺是為了更好地保護利用,要總結成功經(jīng)驗,借鑒國際理念,健全長效機制,把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遺產(chǎn)精心守護好,讓歷史文脈更好地傳承下去。黨的十九大報告也指出,要“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
牢記總書記囑托,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連日來,思明區(qū)舉辦各類活動,興起了學習宣傳實踐熱潮,深刻貫徹領會十九大精神。11月3日,由中共思明區(qū)委、鼓浪嶼風景區(qū)黨工委主辦,“精心守護國家瑰寶 活態(tài)傳承文化遺產(chǎn)——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保護傳承鼓浪嶼文化遺產(chǎn)大家談”活動,在鼓浪嶼音樂廳舉行。
鼓浪嶼申遺專家、工作人員、商家、居民等代表,共聚暢談。其中,多位工作、生活在鼓浪嶼上的共產(chǎn)黨員,用他們的詩意講述和深情表演,感染了在場眾多觀眾。“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守護琴島文脈傳承”,他們說,這是鼓浪嶼上每一位黨員的責任和擔當。
何榆林(57歲,32年黨齡 鼓浪嶼街道調(diào)研員):
守護琴島文脈 做好管理“加減法”
回想申遺成功那一刻,至今仍心潮澎湃。在鼓浪嶼街道辦工作了五年,我也早已有了鼓浪嶼情結。
外立面整治、核心要素住戶搬遷、老舊小區(qū)改造、平安建設、垃圾分類不落地……在助力申遺的各項工作中,我和街道的同事們,積極發(fā)揮好了基層宣傳員的作用,凝聚了全島共識,匯聚了全島力量共同助力鼓浪嶼申遺。
我特別感謝黨和國家,對鼓浪嶼世界遺產(chǎn)文化的重視,各級政府部門積極落實到位;也真心感謝鼓浪嶼上的商家、居民,還有志愿者們,他們的努力和付出,他們的家國情懷,讓申遺之路更加順暢;同時,也要感謝我的同仁們,夜以繼日地工作,為鼓浪嶼成功申遺全力以赴。
作為一名老黨員,在申遺過程中,我在思想上也得到了提升。今后,我將繼續(xù)發(fā)揮黨員帶頭作用,落實執(zhí)行相關法規(guī),做好志愿者和宣傳員,把鼓浪嶼的文化、法規(guī)宣傳出去,共同守護琴島文脈,讓它活態(tài)傳承。
同時,作為街道管理者之一,我也將和同事們抓好法規(guī)落實,聯(lián)合相關部門,做好鼓浪嶼世界文化遺產(chǎn)地的“加減法”。有益的項目做“加法”,爭取高端文化項目落地,讓更多的文化教育機構上島,在人文、民生等方面制定更多惠民政策,而不利的內(nèi)容做“減法”,讓鼓浪嶼更加璀璨,與世界共享文化遺產(chǎ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