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8月20日訊 據泉州網報道(記者 郭雅瑩 陳林森)金磚國家治國理政研討會已于昨日上午落下帷幕,不少參會代表卻仍意猶未盡。18日下午臨近3點,數十位參與研討會的嘉賓驅車駛離泉州迎賓館,向著目的地泉州博物館、安踏(中國)有限公司和晉江五店市傳統街區(qū)進發(fā),開啟了一段邂逅“古今”泉州的奇妙之旅。

在五店市,坦桑尼亞前總理平達高興地將一個和他互動的小孩子抱起來。(陳曉東 攝)

外賓參觀泉州博物館 (陳曉東 攝)

外賓在安踏公司參觀 (陳曉東 攝)
訪古——
活態(tài)“非遺”令人新奇 外賓頻頻“上手”
一塊泥團,在陶瓷大師的手中幾經拿捏、拉坯,立刻呈現出瓷罐的雛形。在泉州博物館內的“非遺”活態(tài)展示區(qū)前,坦桑尼亞前總理平達駐足良久,感覺新奇。喜好研究歷史的他連忙向導游詢問歐洲的那些白瓷是不是就來自這座城市,在得到肯定答復后,平達連聲稱贊。平達坦言,他多次來華,發(fā)現中國十分重視傳統文化保護,在泉州所見亦是如此,“傳統的戲劇、陶瓷、雕刻、服裝、木偶等,歷經千年依然保存得很好,并且融入了老百姓的生活中。我們特別希望把泉州這種重視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的觀念也帶回我們的國家。”
在木偶頭雕刻技藝展示區(qū)前,聯合國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經濟委員會經濟事務官員塔妮亞·加西亞·米蘭也停下了腳步,設計精巧、雕工精細的木偶頭讓她驚艷不已。“這簡直太有趣了!”說著,她小心翼翼地拿起一個掌中木偶,在“非遺”傳承人的指導下試著表演了起來,“昨天晚上看表演的時候感覺很容易,試了以后才知道原來很難。”在塔妮亞看來,泉州的“非遺”保護工作做得非常出色,希望泉州今后能加強文化對外推廣和交流,“期待有一天能在我的家鄉(xiāng)看到來自泉州的表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