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僑博物院院藏雜項文物,是除了陶瓷、青銅、字畫以外的其他類別文物,主要包括唐至清代玉器,其他為明清象牙藝術品和剔紅漆雕、木雕、竹雕、現代木雕等。
玉器,以清代玉佩飾為最,其次是陳設品和文房器皿。玉佩飾如清代的白玉福壽紋帶扣、白玉發(fā)簪、蟬紋轉心佩、白玉雙龍戲珠紋手鐲、白玉葫蘆掛件等,玉質瑩潤,拋光細膩,造型活潑,紋飾極富祥瑞吉慶等美好寓意;陳設品如清代的玉鎮(zhèn)尺、玉蓮藕筆架、白玉扁魚簍形水盂等,雕刻細膩,造型文雅優(yōu)美;文房器皿如清和田玉雕玉山子和墨玉雕山子,雕琢玉質為山形,其上刻詩詞與風景圖案,相互映襯,意趣優(yōu)雅,具有濃厚的文人畫氣息。
象牙作品中,鏤空雕象牙筆筒、象牙雕人物筆筒均為清代象牙筆筒中的精妙之作。明達摩過江木雕,為明代木雕工藝中的佳作。清漆雕剔紅如意,為脫胎剔紅漆器,精美華麗,層次鮮明,立體感強,可為福建剔紅漆雕的標準器。明漆金木雕綠度母佛像,造型飽滿,形象華貴,雕工精細,工藝考究,為明代木雕佛像中十分難得的珍品。清代的人物山景竹雕,利用竹根自然形狀雕琢,整體構思巧妙,雕工精致,具有明顯的清代特征,是竹雕中的上品。

清白玉發(fā)簪

清白玉福壽紋帶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