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中國成立之前的一個多世紀里,有為數(shù)不少的外國文物流入中國,雖然原因各異,卻可以見證中外關系的一段歷史。就外國文物本身而言,它們是不同國家和民族的審美情趣、文學藝術和工藝水平的優(yōu)美載體,千姿百態(tài),各具特色,具有濃郁的異域風情,值得國人品味與借鑒。
陳嘉庚先生于1959年創(chuàng)辦了華僑博物院,之前在親往北京等地搜集文物藏品的過程中,以開闊的視野和遠見卓識,將外國文物與中國古代歷史文物一起納入華僑博物院院藏。先生希望人們走進博物館觀賞中國古代歷史文物的同時,也能觀賞到外國文物,了解精彩的各國藝術品,從而更多地認識外面的世界。
華僑博物院珍藏的外國文物精品,涉及的國家有德國、奧地利、法國、英國、俄羅斯、捷克、波蘭、馬來西亞、緬甸、印尼、泰國、柬埔寨和日本等。其中不乏有德國素胎瓷塑孩童像、英國藍地堆塑人物提梁罐、俄羅斯烏拉山礦石雕塑臺壺等名品佳作。這些精美的陶瓷、富有藝術張力的雕刻品、晶瑩的玻璃器、華貴的七寶燒等藝術精品,異彩紛呈,意在讓觀眾朋友們領略異域風物之美,增進對外國近代文物及其藝術審美的認識,感受陳嘉庚先生的世界眼光和豐富的社會教育理念,也是對陳嘉庚先生的深切緬懷。

德國素胎瓷塑孩童像

法國藍地開光彩繪人物風景雙耳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