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浪嶼華僑》目前完成大綱
“鼓浪嶼華僑對鼓浪嶼乃至廈門的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貢獻巨大。他們承載著太多文化價值,是不能被遺忘的一個群體?!闭劶熬帉憽豆睦藥Z華僑》的初衷時,申遺顧問、文史專家何丙仲說。
何丙仲是《鼓浪嶼華僑》“編撰小組”的主要成員之一,除了他,“編撰小組”還包括了市圖書館原副館長陳峰,以及深諳鼓浪嶼歷史、對島上一草一木都十分熟悉的許一心、謝達謙、白樺等人。他們有幾個共同的特點:都是老鼓浪嶼人,都有華僑背景,都是鼓浪嶼僑聯(lián)成員。
編寫《鼓浪嶼華僑》的想法始于去年年底鼓浪嶼整治提升的啟動。許一心回憶說,當時看著島上各項文化提升都邁開步伐向前,他們也受了“刺激”,尋思著為鼓浪嶼華僑文化做點什么,于是,在鼓浪嶼街道的支持下,“編撰小組”成立了,以編寫成書為目標,開始挖掘、梳理島上僑史。
起先,“編撰小組”打算在今年5月完成大綱,誰知“仰之彌高”,越是挖掘,各種史料越是層出不窮,一部璀璨斑斕的鼓浪嶼僑史,讓“編撰小組”也不禁嚇了一跳。
許一心透露,接下來,他們將按大綱編寫成書,爭取在明年春季定稿,目前已經(jīng)與廈門大學出版社簽好出版協(xié)議,成書字數(shù)約在20萬至25萬之間。
“鼓浪嶼華僑展”元旦前后開放
編寫《鼓浪嶼華僑》還有“配套活動”:“鼓浪嶼華僑展”。
目前,龍頭路僑聯(lián)樓三樓正在為“鼓浪嶼華僑展”抓緊布置中, 預計在明年元旦前后完成,并長期對外開放,免費參觀。
展覽依托《鼓浪嶼華僑》大綱的基礎(chǔ),以在鼓浪嶼長期生活過、與鼓浪嶼有著深厚淵源的華僑名人為線索,分為“鼓浪嶼華僑與民主革命”、“鼓浪嶼華僑與城市建設(shè)”、“鼓浪嶼華僑與興辦實業(yè)”、“鼓浪嶼華僑與文教公益事業(yè)”四大部分布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