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人員安裝調(diào)試直播設(shè)備
臺海網(wǎng)3月30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錢玲玲/文 常海軍/圖 通訊員 彭美琴)又是一年清明時,春風落日寄哀思。
今年,受到疫情影響,廈門在全市范圍內(nèi)暫停清明期間現(xiàn)場祭掃活動;福澤園也暫停遺體告別儀式,僅限10名逝者家屬進入園區(qū)。
祭掃在心不在形。導報記者注意到,清明節(jié)前夕,廈門推出了云守靈、云訃告、代客祭掃等多種新型殯葬服務(wù)形式,在疫情防控新形勢下,利用科技賦能,溫情送別逝者最后一程,為逝者家屬傳遞緬懷與追思。
1
云守靈 6套可移動直播設(shè)備
最近,一場特殊的送別會在廈門福澤園殯儀館舉行。
市民林女士的父親突然過世,但她的親姐姐還在澳洲,因為疫情無法趕回來送別父親最后一程,父親走前也十分想念姐姐。
悲傷之余,林女士陷入慌亂,怎么辦?她找到了客服中心殯葬策劃師葉彩惠。葉彩惠立即向公司作了匯報。研究過后,公司的技術(shù)部門建議,可采用云直播追悼會的方式,讓遠在澳洲的大女兒全程參與守靈祭拜和告別。為此,廈門懷祥禮儀連夜安排人員采購直播設(shè)備、安裝、測試,效果良好。
得知這一消息,林家姐妹異常驚喜。經(jīng)過線上指導,遠在澳洲的姐姐很快便連上了直播。視頻直播開始,澳洲的那一頭,大女兒瞬間落淚跪下,雙手合十:“爸爸,我看到您了,對不起!我在這里,您聽到我的聲音了嗎?”說完,她和妹妹一起給父親三叩首,姐妹倆淚流滿面。
守靈當晚,姐姐一直守在視頻前,對著鏡頭和父親說說心里話,時不時和妹妹商量細節(jié),雙手合十叩首祭拜。第二天早上的告別會,遠在澳洲的姐姐跟靈堂現(xiàn)場同步全程參與。
父親出殯后,林女士向葉彩惠連連致謝。她感動地說:“真是太謝謝你們了,如果沒有云直播,姐姐將內(nèi)疚一輩子。是你們讓我爸爸走得沒有遺憾,讓我們子女心安!”
類似這樣的云守靈,廈門懷祥禮儀目前已經(jīng)服務(wù)十幾起。據(jù)介紹,目前福澤園殯儀館共有6套可移動的直播設(shè)備,在家屬有需求時,可隨時開展服務(wù)。
2
云訃告 跨越時空的情感傳遞
親友去世,彌漫著悲傷。原本冷冰冰的訃告,因為有了“溫度”,也可以變成溫馨的“告別帖”。
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殯葬”的深入融合,清明期間,廈門懷祥禮儀推出福壽云訃告服務(wù),逝者家屬可通過微信小程序,編輯一張“云訃告海報”,內(nèi)含治喪時間、地點、流程、家屬信息等,還可上傳圖片、逝者生平榮譽等,直接轉(zhuǎn)發(fā)給親朋,簡便而溫暖地傳遞白事通知。
收到云訃告后,親朋可以直接點擊回執(zhí),確定出席或者不出席;或直接電話聯(lián)系白事管家,代送花圈、花籃等物品,寄托哀思。
通過配套的永久保存生命痕跡的“福壽云相冊”,逝者家屬還可以用相片、音頻、視頻等形式,記錄分享對逝去親人的懷念。
這是一項免費的服務(wù)。導報記者了解到,目前,中青年群體對于云訃告的接受程度較高,通過科技載體,實現(xiàn)跨越時空的情感傳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