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海網5月27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林彬彬/整理 資料圖)“我懷疑我的孩子病了,有點自閉,有時很暴躁。我和老公經常在孩子面前吵架,現在想來實在后悔。”近日,市民王女士向導報記者傾訴了自家孩子的煩惱。她的兒子小邁5歲了,在外人面前非常內向膽怯,經常一聲不吭,但有時候會非常暴躁,甚至大喊大叫,跟正常孩子不一樣。
父母吵架,往往是要爭個“輸贏”。而其實,對一個家庭來說,父母當著孩子的面吵架,會給孩子的童年和心理留下不可磨滅的陰影,“輸”的總是孩子。一個從小在爭吵環(huán)境下成長的孩子,往往比同齡人更敏感更脆弱。導報記者也征集了一些小時候曾飽受父母吵架之苦的市民、網友的切身說法。
我的孩子異于同齡人
我是一名普通的打工者,平時下班后,不僅要照顧孩子,還要做家務。然而我老公卻總是各種借口不盡早回家?guī)兔?,總在外面鬼混,有時候還會搞出一些爛攤子讓我收拾。相比我婚姻生活幸福的姐妹們,我覺得我就像活在地獄中一樣,每天都過得非常壓抑緊張。這樣的婚姻,總會引發(fā)許多爭吵??晌覜]有想到,這會對孩子造成非常大的危害。
我的兒子小邁今年5歲了,可他至今說話還唯唯諾諾的,面對外人甚至經常一聲不吭,跟親近的人相處交流會比較多。跟親戚孩子搶玩具的時候,他會突然狂燥起來,甚至會大聲尖叫,講道理根本沒用。按照我以前的說法,他就像發(fā)瘋一樣,已經不是通過哭鬧來讓大人順他意。幼兒園老師也說,小邁的性格比較內向、暴躁,不夠自信,需要更多關愛。
以前我總覺得大人吵架不關小孩的事,直到我聽到親戚的一句“你的孩子被嚇傻了”,我才真正意識到,我們一直在傷害孩子。
罪魁禍首原來是我們
我回想起孩子兩三歲的時候,我當時還對這段婚姻抱有很大的希望,想要罵醒丈夫,但說著說著,到最后我們總是互相嫌棄中傷。
我脾氣不好,孩子調皮的時候,我也總是用恐嚇的言語大聲呵斥。我詢問了多位老師,她們都建議我溫和對待孩子,接受這個現實,慢慢地改變,讓孩子能夠樂觀開朗起來。
但是婚姻不幸福,我也非常容易生氣,產生許多負面情緒。孩子慢慢長大,受到了我們的負能量影響。我跟丈夫溝通過這件事,他說會配合,至少不在孩子在場的時候吵。為了孩子,我一直在忍受,我覺得我已經在慢慢退讓了。但沒幾天我們又沒忍住又吵了起來,這讓我非常沮喪。沒想到其實孩子比我更受傷,原來我們夫妻倆都是罪魁禍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