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一方水土帶來一方味道,美食是城市的一個文化符號。那些歷經(jīng)歲月、見證歷史的味蕾經(jīng)典,留存了廈門這座城的文化與記憶,用獨特的味道,講述獨屬于廈門的故事。從本期開始,文化周刊新推出“味蕾記憶”欄目,探尋廈門的“老字號”、非遺美食和背后那份文化的延續(xù)。


黃則和的花生湯香甜可口。
臺海網(wǎng)11月8日訊 據(jù)廈門日報報道 “頂開花,下結子,大人小孩愛吃阿半死。”透過這則閩南語謎語,可以感受到閩南人對花生湯的喜愛。說起花生湯,廈門人會脫口而出三個字:“黃則和”。
從最初走街串巷叫賣,到中山路老店開張,再到加盟店遍地開花,“黃則和”經(jīng)歷了70多年的風雨沉浮,是中國首批獲得“中華老字號”榮譽稱號的企業(yè)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