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海網(wǎng)5月28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林利萍 文/圖)在廈門有這樣一位出租車師傅,他說得一口流利的英語,外國朋友稱贊他“可以到美國開出租車”。他不僅英語好,心地也好,碰上70歲以上老人和小學生坐他的車都不收費,希望以此帶動更多的人尊老愛幼。
他就是廈門白鶴友誼出租車公司的陳小華師傅。
幫老外 被贊“可以到美國開出租車”
陳小華師傅,江西撫州人,今年52歲,來廈已有27年,去年11月份開始從事出租車行業(yè),憑借自己會英語的優(yōu)勢,為外國乘客打出租車提供了不少幫助。
5月初,有位來自美國的外國朋友第一次來到廈門,在廈門火車站要乘坐出租車到酒店,可是由于不會說中文,他向出租車司機說了要去的酒店的英文名稱,許多出租車司機聽不懂沒法載他。
當時陳小華師傅看到排在他前方的七八部出租車沒有載那位外國朋友,而外國朋友顯得有些無助。當車靠近他后,陳師傅主動打招呼,用英語和他對話,問他想去哪里,外國朋友回答說,要到馬哥孛羅大酒店,陳師傅一聽就明白了,用英語回答說,“挺近的,上車吧”。
在車上陳師傅還用英語和外國朋友聊天,向他介紹廈門的一些景點,讓外國朋友十分吃驚,對他說沒想到廈門的出租車師傅英語這么好,都可以到美國去開出租車了。到達目的地,陳師傅幫外國乘客從車上卸下行李,該外國乘客給了陳師傅50元,超出了車費,以表謝意。
幫老人 坐車不用錢,老人起初還不相信
陳小華師傅不僅英語說得好,還十分熱心腸,如果碰到70歲以上的老人要坐他的車就不收費,近半年多來已有20多位老人享受到該待遇。
21日陳師傅從湖濱北路載一位7旬老阿婆到禾祥西路,老阿婆上車后,陳師傅對她說,老人家坐車不要錢,老阿婆聽后先是吃驚,然后很感動地說:“我從來沒有碰到過這樣的事,坐出租車竟然不要錢。”
4月底,在中華城附近,有位80多歲的老人坐陳師傅的車到廈大,老人上車后,陳師傅也對老人說:“老人家,您坐我的車不要錢。”老人家誤以為陳師傅不載他,于是就要下車,陳師傅趕緊又對老人解釋了一次,這次老人終于聽明白了,對陳師傅說:“你真是活菩薩啊。”陳師傅笑了笑,將老人安全平穩(wěn)地送到了目的地。
說起為何要免費載老人,陳師傅說,每個人都有老去的一天,他希望當他老去的時候,想要出門或回家,也有人能像他現(xiàn)在做的一樣,將他平安送到目的地,他希望有越來越多的人來關(guān)愛老人免費載老人。
幫孩子 小學生坐車免費,還能學英語
不僅70歲以上的老年人坐車不收錢,碰到小學生要打車,陳師傅也不收費,還免費教英語。
有小學生上車,陳師傅會關(guān)心孩子的學習情況,有時教孩子用英語數(shù)數(shù)或者一些英語單詞,一些高年級的孩子他會考考他們英語單詞。
到達目的地,孩子要付錢下車了,陳師傅會對孩子說:“叔叔不收你的錢,希望你長大后有能力了,也和叔叔一樣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并且讓孩子在學校一定要好好讀書,在家里要幫忙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wù)事。
據(jù)悉,至今已有20多位小學生乘坐了陳師傅的免費出租車。
揭秘
他如何學習英語?抓住機會鍛煉口語
陳師傅英語水平好,能與外國朋友輕松交流,他是怎么做到的呢?“我在學生時代,是英語課代表”,陳師傅介紹說,他對英語的學習一直很有興趣并且一直堅持,參加工作后經(jīng)常買《中國日報》英文版來看,也會看一些英語電影或節(jié)目來學習。
在從事出租車行業(yè)之前,陳師傅從事的是石材國際貿(mào)易,經(jīng)常用英文電子郵件與外國客戶溝通,但是不太需要口語交流。可陳師傅想到哪天萬一客戶過來,他如果口語不好,溝通起來會有障礙,于是他便利用業(yè)余時間參加英語角鍛煉口語,還自費去上英語培訓班,英語說得就越來越好。
現(xiàn)在從事出租車行業(yè),有時會碰上外國乘客,陳師傅不僅服務(wù)他們,也會抓住難得的機會練練英語口語。
有次碰到一位說英語的廈大外籍教師,陳師傅讓她隨機考考自己的英文單詞,看能不能拼出來。那位外籍教師說了數(shù)十個單詞,陳師傅都輕松答出,外籍教師稱贊他是“活字典”。不過英語表達方面有誤的地方,外籍教師指出后,陳師傅虛心接受,而這正是他想要的,他希望自己說的英語能更地道些,外國朋友能聽明白,以更好地為他們服務(wù)。
他如何教育孩子?要先做人再做事
令陳師傅引以為傲的是他培養(yǎng)了一位優(yōu)秀的大學生兒子,畢業(yè)于哈爾濱工業(yè)大學,目前在北京工作。
對兒子的教育陳師傅是“先緊后松”,他認為孩子小時候的教育關(guān)系到他的一生,小時候要培養(yǎng)好的習慣,等到18歲成年后家長就可以放手了。
在孩子五六歲的時候,陳師傅開始教孩子學英語,家里一些生活用品,他會貼上英文標簽,讓孩子熟記,等到孩子漸漸能熟記了,他每天還會抽考孩子,如果沒有說對就沒有飯吃,十分嚴格。“我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孩子明白一個道理,糧食來之不易,要付出才會有收獲。”陳師傅說。
而在他兒子上大學的時候,陳師傅讓兒子學習一些交往的禮儀,比如如何與人握手、如何倒酒。他教育兒子與人握手的時候,要挺直身子,手臂向正前方與他人握手三下。倒酒的時候,瓶口不能碰到酒杯,在快倒?jié)M時應(yīng)該回收一下,以免酒流到瓶身影響美觀。這些與他人交往的禮儀,如今在他兒子工作中起了作用,良好的素養(yǎng)得到領(lǐng)導的表揚。
陳師傅認為良好的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成長至關(guān)重要,他也嚴格要求自己不要有不良生活習慣,要給孩子當好榜樣。他教育孩子先做人再做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