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歲老人紀國輝自制活動小輪椅在室內(nèi)轉動
臺海網(wǎng)5月25日訊 據(jù)閩南日報報道,龍海市石碼鎮(zhèn)商業(yè)城二幢住著一位百歲老人,他住在五樓,可他手扶樓梯欄桿爬上爬下動作麻利,令人佩服。他是龍海市二中的退休老師,105歲老人紀國輝。
紀國輝生于1914年,1934年畢業(yè)于上海建華電政學院,解放后進入龍海二中任教,擔任過音樂、物理老師。那時,給學生出考卷都靠手工刻蠟版,再上油墨機印刷,既累又臟。于是,他琢磨制作出一臺“復印機”,其原理就是利用鏡頭將文字轉換成數(shù)據(jù),再傳遞到磁頭就可以重復印刷了。1970年-1973年,響應國家的號召,紀國輝亦工亦學,受學校的委托擔任龍海市二中校辦工廠廠長。經(jīng)過刻苦鉆研,他帶領工人們研發(fā)出可拆變壓器、滑動變阻器等幾百種教學儀器,“當時還運好幾車到北京參加展覽”,同時也給學校帶了年純利6萬元的經(jīng)濟效益。”紀老先生告訴筆者。
在校工作40年,紀國輝于1992年正式退休。退休后,他還保持著愛動腦愛搞發(fā)明的好習慣。
老人愛好音樂,喜歡彈夏威夷六弦琴、琵琶琴等。喜愛音樂的他覺得琵琶靠弦來彈奏,彈起來很吃力。通過設想像鋼琴一樣,給琵琶也裝上鍵盤。92歲那年,他開始動手,制作了一個長方形底座,在上面安裝了一根琴弦。底座的另一端,是操作裝置:長長的鍵盤,連接著一根長棍,棍子的一頭連著一臺小電機,另一頭則安裝著一個小磁頭,“我只要按動鍵盤,下面的小電機通電后,就帶動木棍,讓木棍來撥動琴弦”。 試驗成功后,老人制作了一臺17鍵的鍵盤式琵琶,“演奏的效果非常好,由于電機的作用,連續(xù)撥動琴弦,產(chǎn)生的音樂效果就像琵琶發(fā)出的聲音,多個鍵盤一起操作,出來的聲音就不單一了”。 有了這個樂器后,老人每次和朋友聚會時,都要表演一段。
上了年紀,紀國輝聽力不好,他兒子花了600元為他買了個助聽器。但紀國輝覺得浪費,“聲音小,而且音質(zhì)也很差,經(jīng)常聽不清楚”。于是他自己動手,花幾十元買了臺小揚聲器,經(jīng)過線路改造,并在揚聲器上增加了耳機和麥克風兩個裝置,連線路都是自己焊接的。5月12日,筆者采訪老人時 ,他戴著自制的助聽器,交談自如。
年紀大了活動不方便,孩子給他買了一把輪椅,由于輪椅體積大,沒法進出房門,老人通過設想構思,經(jīng)過自己設計、動手以一把塑料椅和幾片木板,4個小萬向輪,制作出一把活動小輪椅,老人坐在椅上,只要腳輕輕一動,活動小輪椅就轉動行走,進出房間十分方便。“這比輪椅強多了!”老人高興地說?;顒有≥喴巫龊昧?,老人并不滿足:“我現(xiàn)在已設計出簡便的小電動椅,準備把現(xiàn)在的活動輪椅改進為電動小輪椅,增加齒輪、拉鏈、變速器、加上蓄電池,就可電動代步。”
在紀國輝家里,所有的物品都讓人覺得很別致。臺燈的支架是塑料水管,老人的拐杖是用自來水管做的,底下安裝了4個萬向輪。即便是105歲了,老人還閑不住。家人買了臺電腦給他,學了幾個月,現(xiàn)在他不僅能打字,而且也學會了上網(wǎng)。當筆者采訪紀老先生長壽秘訣時,老人說:“樂觀、遇事不計較、愛動腦、多運動、多錘煉。”也正是多年保持這種愛動腦動手的習慣,所以紀國輝這么大年紀了,思維仍然很清晰而且活躍。
原文鏈接:http://zz.fjsen.com/2018-05/25/content_21082963.htm
原文標題:龍海百歲老人紀國輝 動手動腦愛發(fā)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