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一 站牌蒙“面紗”看不清
地點:江頭市場站
戴眼鏡彎下腰
才能看清站牌
在江頭市場站往呂厝方向站臺,站牌塑料板蒙上了一層黃色“面紗”。對正常視力的乘客來說,雖然不至于看不見,但看起來確實費勁。
不過,對于老年人來說,這就給他們帶來很大的麻煩。市民黃先生站在站牌前,掏出口袋里的眼鏡戴上,彎下腰湊近,想要把站牌信息看得更清楚一些。黃先生說:“平時看東西我不用戴眼鏡的,但這個站牌也太模糊了。”
準(zhǔn)備乘車的市民陳女士說,雖然她看得清楚,但這樣臟兮兮的站牌看起來也很難受。公交站牌是重要窗口之一,“毛玻璃”站牌會給游客留下不好的印象。
地點:天地花園站
用手擦了又擦
站牌仍看不清
在天地花園站往SM方向站臺,站牌的“面紗”看起來更嚴(yán)實了,就算是正常視力的乘客也很難看清里面的信息。
市民李女士住在國貿(mào)金融中心附近,她到江頭附近買衣服,回去時正好走到天地花園站。雖然她知道坐6路公交車可以回家,但她還想看看有沒有別的線路可以坐。她用手擦了擦看不清的地方,才發(fā)現(xiàn)怎么擦都看不清楚。“這不是外面臟,外面還挺干凈的,是里面不知道怎么了。”
過了一會兒,又有一名20歲出頭的乘客來到站臺。為了看清站牌上的信息,她幾乎把整張臉都貼到站牌上,相隔不過5厘米。
問題二 站牌燈箱夜晚不亮
地點:呂厝站
先把大包小包放下
用手機借光才看清
白天時,站牌都看不清,那晚上時情況會不會更糟呢?記者在夜晚時分走訪了15個公交站點,發(fā)現(xiàn)有一半以上的公交站牌燈箱不亮,讓乘客很難看清。
記者在走訪中發(fā)現(xiàn),呂厝公交站的站牌燈箱沒有亮,乘客要想看清線路很費勁。市民黃女士一手抱箱子,一手拎袋子,走到站牌前湊近看,還是沒法看清,索性把箱子放在地上,從包里掏出手機,打開手電筒功能照明,想看清線路。
黃女士說,雖然開了手電筒能看清站牌,但這很浪費時間。呂厝站有十多條公交線路經(jīng)過,如果查看的時候,要坐的車來了,肯定來不及上車,只能等下一班。
在記者在場觀察的10分鐘里,看站牌的乘客幾乎都是借著手機的光線,才看清上面的信息。
地點:SM城市廣場站
同一站不同方向站臺
站牌有的亮有的不亮
在SM城市廣場二期前的公交站,站牌也是暗的。一對情侶分別拿著手機,借著光線,查看要乘坐的線路。一旁的乘客也借他們手機的光,查看線路。
市民葉女士認(rèn)為,SM城市廣場的人流量大,晚上時公交站牌不亮,確實會給很多要乘車的人帶來不便。在現(xiàn)場,記者看到,SM城市廣場一期前的公交站牌是亮著的。而且,距離SM城市廣場二期前的公交站約50米的地方,有一個新建的公交站,還未投入使用,但站牌的燈“光線十足”。
問題三 站牌上一片空白
地點:第二醫(yī)院站
信息欄里沒有線路牌
乘客只能靠手機查詢
位于集美區(qū)盛光路上的第二醫(yī)院站看上去沒有什么不同,但走到站牌后,就能發(fā)現(xiàn)這是一個沒有線路牌的“光桿站牌”。除了站牌頂端印著站點名外,信息欄里一片空白。不少乘客看到“光桿站牌”后,只能掏出手機查詢,不會使用智能手機的老年人只能問路人,或是等公交車進站后詢問司機。
就讀廈門工學(xué)院的張同學(xué)因發(fā)高燒到第二醫(yī)院就醫(yī)后,在好友陪同下準(zhǔn)備乘車回學(xué)校。他們是大一新生,對公交線路并不熟悉,看到空白的站牌后只能聳聳肩。張同學(xué)的手機只剩最后百分之一的電,同伴的手機沒有下載公交車查詢軟件,兩人只好找路人查詢車輛信息后,用手機拍照下來。
張同學(xué)說,在第二醫(yī)院站上車的有不少病人,本來就身體不適,再遇到問題站牌,確實覺得有點麻煩。據(jù)周邊商家介紹,“光桿站牌”已經(jīng)存在一段時間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