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因 傳市場要提高交易費
這些攤主為何要罷市?有攤主透露,原因是市場將設立電子收銀終端,所有的菜都要去那邊交易,而且傳言市場要增加交易服務費。
在市場的中間,有兩個剛搭好不久的復合板房,每個板房兩側大約有10個類似銀行柜臺的收銀窗口。一攤主指著窗口說,以后買菜、賣菜,不再是現(xiàn)金結算,都要去那邊刷卡。這讓他們很擔憂,“買兩根蔥也要刷卡,太浪費時間。”
更讓攤主擔心的是傳言市場要增收交易費。“賣菜的收6%,買菜的收5%,以前是小攤位不用收,大攤位才收,買菜的一次只要5元、10元。”兩名蔬菜進貨商說,攤主們擔心這一新模式將導致他們收益減少,成本增加。
此外,原本市場外面的五六十個攤位,也要統(tǒng)一進入市場管理,有的攤位變小。“原來一個攤位大約3米長、3米寬,現(xiàn)在剩2米、長2米寬。”
管理方回應 交易費沒提高 電子結算將暫緩推行
“這次鬧罷市的主要是三四十戶攤位。”據(jù)市場管理方負責人葉主任告訴導報記者,中埔疏菜批發(fā)市場正在推行“食品安全可追溯電子結算系統(tǒng)”,實現(xiàn)蔬菜流通領域質量安全的可追溯,讓廈門人的“菜籃子”得到安全保障。
對于要提高服務交易費的傳聞,葉主任給予了否定。他并出示了市發(fā)改委的批復,表示交易費不會加收,也不是攤主說的11%。
導報記者在這份文件上看到,水葉菜的市場收費標準為交易總額的2%,其中買方賣方各1%;果菜類的收費標準是交易總額的6%,買方1%、賣方5%。
采訪過程中,導報記者看到,廈門市商務局、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的相關負責人已到現(xiàn)場過問此事,并指出市場管理方存在的不足之處,在推行電子結算系統(tǒng)的過程中顯得倉促,能否嘗試在每個攤位均設立電子結算一體機,方便結算。
截至導報記者離開前,市場管理方負責人表示,電子結算系統(tǒng)將暫緩推行,加強和買賣雙方的溝通,會考慮得更加周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