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海網(wǎng)6月25日訊 據(jù)廈門日報報道 吸毒后駕車狂飆時速131公里,雖然緊急避讓撞上路沿石,還是將一名騎車人當場撞死。今年3月,這名毒駕肇事者被法院判刑。
吸毒人員在正常情況下都容易產生幻覺,吸毒后再駕駛一輛汽車,在毒品的刺激下,“破壞力”無疑更強。
明日是“國際禁毒日”,昨日,廈門交警支隊通報了今年以來的“毒駕”案件統(tǒng)計數(shù)據(jù):不到半年時間,全市查獲毒駕32起。警方提醒市民,切勿沾染毒品,更不要心存僥幸毒駕。
男子毒駕飆車撞死人 被判1年8個月
一次毒后駕駛,帶來的是兩個家庭的災難——一個家庭永遠失去了他們的頂梁柱,另一個家庭的頂梁柱也身陷囹圄。
今年3月14日,同安區(qū)人民法院宣判了這起案件,涉嫌“毒駕”肇事致人死亡的黃某強,因交通肇事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八個月。
事情要從去年10月14日說起。當日8時30分,在同安區(qū)洪塘鎮(zhèn)新厝村尤厝里路段,一輛時速高達131公里的小轎車疾馳而來,撞上道路西側的路沿石、花壇后,又將一輛摩托車撞翻,導致騎摩托車的男子當場死亡。
路人報警后,民警將駕駛小轎車的男子黃某強抓獲。經查,黃某強是本地人,今年27歲。黃某強有吸毒史,駕車當天經嗎啡檢測,結果呈陽性,屬毒后駕駛。同安交警大隊認定,黃某強在服用國家管制的精神藥品后駕車高速行駛,負事故的全部責任。
使用新型毒測工具 半年來查出32起毒駕
據(jù)廈門交警支隊統(tǒng)計的數(shù)據(jù),從2016年1月1日到6月22日,交警一共查獲毒駕案件32起,平均約5天查出一起毒駕案件。
查獲率高,很大程度上與廈門警方引入的“查毒神器”有關——去年10月份,廈門警方引入這種名叫“毒品唾液檢測試劑盒”的新型檢測毒駕工具。雖然它只是一個小工具,但在毒駕檢測方面卻帶來顯著的成效。
據(jù)交警介紹,之前毒駕檢測大多在發(fā)生交通事故后,對嫌疑人進行尿檢才能分辨出。而現(xiàn)在,只需要一小口唾液,使用上述“神器”,3到5分鐘就能查出是否吸毒,更能在交通事故發(fā)生前查出毒駕人員,防止交通事故的發(fā)生。
今年以來交警查出的毒駕案件中,大部分是用該檢測盒查出。一些吸毒后駕車的“癮君子”心存僥幸,但面對這種新型毒品檢測工具,毒駕行為將無處遁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