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絮
忙出重病 心憂未來生計
“謝謝你們特地來看我!”昨日,導報記者一行人將愛心禮包送到翔安劉五店社區(qū)傅文順家,臥病在床的老傅道謝不止。
傅文順老家在莆田,年輕時來翔安學習理發(fā),便在劉五店定居。妻子由于精神有問題,生活一直無法自理,傅文順卻絲毫不嫌棄,細心照顧她,內(nèi)內(nèi)外外都是他一個人在忙活。老傅和妻子生下了二子一女。“老大和老三都沒有問題,但老二的精神卻有一定的問題。”傅文順花盡所有的積蓄為二兒子看病。“家里本來就沒有錢,又要給老婆和兒子拿藥,生活更是難過。”為了養(yǎng)家糊口,傅文順什么活都干,身體變得越來越差,去年查出胃穿孔。
想想以后的路,傅文順很擔心。大兒子和小女兒打工的錢都不多,二兒子的病雖然好轉(zhuǎn),但還需要花錢,老婆的病情也不輕。“我要是真走了,這個家怎么辦?誰能幫幫我們?”
多病纏身 心疼老伴太累
“謝謝導報的愛心讀者和社區(qū)的關(guān)心!”昨日,租住在蔡塘社區(qū)的湯紹英和丈夫滿臉笑容迎上來,接過了愛心禮。今年62歲的湯紹英是四川人,2005年與丈夫來到廈門。2013年,原本有高血壓的湯紹英查出患有胰腺炎;2015年,她又查出心臟血管有堵塞,隨后進行了手術(shù)。術(shù)后的湯紹英,沒辦法從事重體力活,只能買買菜做做飯。“就連洗衣服都沒辦法。”湯紹英說,為了還債,也為了給她賺醫(yī)藥費,丈夫每天都早出晚歸打零工,非常辛苦。
看著丈夫如此勞累,回家還得幫她洗衣服,湯紹英非常內(nèi)疚。她希望自己能快點好起來,哪怕是幫丈夫洗洗衣服也好。
兒子智障 老父挑起重擔
曾厝垵社區(qū)的東宅社還有幾座古厝,67歲的林福仁就住在其中一間破敗的古厝里。
林福仁和兒子小林相依為命。小林27歲,因為智力殘疾,沒好好參加過工作,家里的重擔都落在林福仁身上。盡管有低保,但林福仁依然會去打打零工,偶爾也去菜市場掃掃地,貼補一點兒家用。
接過導報記者送上的油和米,林福仁很高興,“足夠我和兒子吃很久,太感謝了”。林福仁說,兩人吃飯非常省,可兒子又正值青年,飯量挺大。“這米不錯,正是我兒子喜歡吃的,他可開心了。”雖然生活不易,但是林福仁還是比較樂觀。“走一步算一步,希望兒子能多掌握一些生活技能,以后我老了,他也能照顧好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