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隧道是如何施工的呢?
國內(nèi)首條采用盾構法施工地鐵海底隧道
結合2號線過海隧道所處的地層條件,經(jīng)專家多次研究論證,軌道交通2號線的過海隧道將采用“盾構法+礦山法”的組合施工方案。為了盡量減少對周邊環(huán)境的影響,盾構設備將選擇對地層沉降變形控制更好的泥水平衡盾構機,盾構機開挖的泥渣采用壓濾處理,實現(xiàn)“零污染”。
值得一提的是,這條過海隧道是全國首條采用盾構法施工的地鐵海底隧道!
快來看看這臺高大上盾構機的“簡歷”
歷時18天抵廈,盾構機“身肩重任”
這次的過海隧道施工盾構機是由德國海瑞克公司設計制造,是兩臺型號為S-991、S-992的泥水平衡式盾構機。經(jīng)過18天的長途跋涉,在11月份來到海滄并完成下線,12月在海滄大道站開始工地組裝作業(yè)。
它整機長約104米,重760噸,最大推進速度為50毫米/分鐘,相當于每小時最快向前挖掘3米,遠遠比挖掘隧道的其他方法快,是個本領高強的大塊頭。接下來,這個“大家伙”將承擔起過海隧道左線的掘進施工任務。
雖然有這個“大塊頭”相助
但是海底地質(zhì)復雜施工難度大
建設者群策群力迎接挑戰(zhàn)
在地下穿行,本就是件不易的事情,巖層、孤石、泥沙……加上廈門復雜的地質(zhì)條件,需要過海而行的軌道交通2號線讓地鐵建設的難度更上一層樓。
面對施工過程中可能遇到的難題,廈門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委托國內(nèi)知名科研機構提前展開過海隧道“聯(lián)絡通道凍結施工關鍵技術”、“長距離復雜地層海底換刀技術專題”和“跨海區(qū)間襯砌防水及耐久性材料研究項目”等7項科研工作,利用科研成果指導工程設計和施工。同時加強監(jiān)測等措施來控制聯(lián)絡通道施工風險。
針對礦山法穿越砂層和薄硬巖覆土層,提前進行地質(zhì)補勘,精確確定砂層范圍,超前注漿加固。針對過海隧道盾構換刀作業(yè),盡量選擇在地質(zhì)穩(wěn)定地段;采用優(yōu)質(zhì)泥漿,隨時監(jiān)測海水標高,精確設定前倉壓力;編制高壓進倉及換刀方案,組織國內(nèi)權威專家評審;高壓換刀根據(jù)壓力不同選擇具有高壓進倉換刀經(jīng)驗的專業(yè)人員完成。
預計2020年,4條線路全面開通
按照規(guī)劃安排:
1 2017年底,軌道交通1號線計劃完工,2018年開通運營;
2 2019年,軌道交通2號線計劃開通運營;
3 2020年,軌道交通3號、4號線計劃開通運營。
讓我們一起期待廈門快快步入地鐵時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