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多個路段經改造已實現(xiàn)多桿合一,圖為白鷺洲路。 陳鵬程 攝
臺海網4月16日訊 據(jù)廈門晚報報道 “路牌路桿確實需要好好規(guī)范,既方便司機,又美化城市空間。”“我看到報道有點驚訝,怎么這么快就整改好了,真的很高效”……連日來,本報關于路牌路桿系列報道引起社會關注,市民在點贊的同時也提出建議。
昨日,記者又走訪了多個已實現(xiàn)多桿合一、多箱共用的路段及交通路口,市民對此表示稱贊。專家認為,交通設施既要考慮到功能實用,也要兼顧市容市貌,可逐步推廣新理念新技術,并探索建立長效管理機制。
市民點贊
晚報關注這問題非常好
交警響應整改也很高效
昨日,記者到思明南路現(xiàn)場走訪時發(fā)現(xiàn),原先兩塊由施工單位私自設置的標識牌已被拆除,一塊禁止調頭標識牌也被拆除,一塊限速交通標識牌和一塊警示前方為學校路段的交通標識牌也整合到了一根立桿上,看上去規(guī)范了許多。
市民丁女士說,上下班經常走這段路,以前經過時各種標識牌看上去眼花繚亂,現(xiàn)在拆除后整條路看起來清爽不少。
市民宋先生說,他是晚報的忠實讀者,晚報關注的這個問題非常好,他和幾個同事看過報紙后就展開討論,認為路牌路桿確實需要好好規(guī)范,既方便司機,又美化城市空間。他同時為交警部門的快速響應點贊,“我看到報道有點驚訝,怎么這么快就整改好了,真的很高效”。
規(guī)范做法
道路提升設置多功能桿
鐵桿擋路現(xiàn)象明顯減少
記者從市政部門了解到,近些年來,一些市管主干道在改造提升時,在大的交叉路口會設置多功能桿。昨日上午,記者來到體育中心旁的湖濱北路與湖濱中路交叉路口,該路口經過改造提升,已經更換了全新的信號燈桿,燈桿上不僅有行人與車輛的交通信號燈,還裝有監(jiān)控、交通標識等設備設施,后期還可根據(jù)需求,設置路名牌、環(huán)境監(jiān)測、5G基站。
記者又走訪了白鷺洲路、湖濱南路等道路,均發(fā)現(xiàn)該類多功能桿。市民林先生說,湖濱北路作為城市主干道之一,旁邊是筼筜湖,自然風光秀麗,過去路上各類立桿看起來很礙眼,經過多桿合一改造后,每次開車經過往前看除了兩邊行道樹,很少有突兀的路桿,整條路景觀好多了。
在體育路與育秀東路,居民陳女士說,這里道路提升改造后的效果讓居民都很滿意,尤其是原先堵在人行道上的各種立桿,被統(tǒng)一到路燈桿上,人行道變得寬敞了許多。“原先我們經過體育路公交站的時候,由于人行道很窄,又有鐵桿擋路,常有行人和來往的自行車相撞。現(xiàn)在這里的路面經過改造,整體看來寬敞舒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