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員聲音
謝芳(演員):演員看劇本,劇本怎么提示,我怎么演,我保持對電影的熱愛和初心。對青年演員,我想說,姑娘漂亮,小伙子也漂亮;對所有電影人,我想說,讓中國電影走向世界,讓世界人最愛看的也是中國電影。
奚美娟(演員、中國文聯(lián)副主席):在這個行業(yè)中,“活到老,學到老”不是一句空話。演員與角色是生死與共的關系,我在演員職業(yè)中獲得樂趣。為了讓角色更細膩、獨特,我們希望自己孜孜以求,呈現(xiàn)生活的本質。每一代人所處的社會大環(huán)境不同,都會潛移默化投射到生活中,因此,我經(jīng)常告訴自己,盡量保持敏銳的心。
觀點碰撞
1
大鵬:不能拿一個綜藝節(jié)目就當作表演
說起綜藝節(jié)目,大鵬并不陌生,他參加了《演員請就位》第二季。讓他沒想到的是,節(jié)目有很多受眾。
大鵬說,自己去參加綜藝目的很單純,就是節(jié)目組希望他能陪伴這些演員,給他們消除壓力。在節(jié)目中,大鵬和演員合作拍了短片《花木蘭》,用兩天時間,即興創(chuàng)作。“作品是有遺憾的,但在‘金雞’展映時,臺下有掌聲,也有人問,有沒有考慮把它拍成電影。”大鵬說,他從沒想過參加一個節(jié)目會被這么多人談論。
對于此次入圍最佳男主角提名,大鵬直言,是沾了柳巖的光:“你看到電影呈現(xiàn)的是演員之間相互十幾年的認知和沉淀,不可能我昨天剛認識了這個演員,今天就上臺一起演戲了,所以不能拿一個綜藝節(jié)目就當作表演,那只是個節(jié)目。”
2
陳學冬:抗拒演員類綜藝,只想演好一個角色
對演員類綜藝節(jié)目,陳學冬是抗拒的。“很多節(jié)目組找過我,我也看過很多同輩演員上綜藝節(jié)目,有直線上升的,也有斷崖下跌的,我不想承擔這個風險。”陳學冬坦言,演員類綜藝可能要在五六個月的時間演很多個角色,但他只想沉淀下來演一個角色。
陳學冬向往的是參加生活類綜藝,在那里可以交朋友,可以學東西,“慢綜藝是一個學習的過程,而表演類感覺是一直在高考。表演是合作方式,但上了節(jié)目就是競爭關系,我特別害怕那種感覺”。
陳學冬說,在生活類綜藝節(jié)目里,不會有偶像的枷鎖和流量的包袱,會看到真實的自己,“有一次,看到了喝醉酒的自己,和老師大哭,會讓我知道以后怎么和角色去融入”。
3
柳巖:強大的對手,都是彼此成就的
“我覺得大部分演員都應該上綜藝。”柳巖的開場話很直白,鼓勵大家多參加綜藝,只要有老藝術家在,她都會去。“我沒什么偶像包袱,世俗地說,上綜藝即便沒有好處,也沒有壞處。”
柳巖說,最近有一個關于演員的形容詞叫“營業(yè)”,演員就正常“營業(yè)”,上綜藝,增加曝光率,最壞的結局就是輸,演員就是要放下顧慮。“還有一個新詞‘演員的KPI’,是平臺對演員的評分。有導演和我說,柳巖這個角色你可以演,可一看KPI,評分不夠。這幾年,我慢慢接受了,不是藝術家類的演員,你就多‘營業(yè)’吧。”柳巖說。
在現(xiàn)場,柳巖還極力說服陳學冬:“要去參加演員類節(jié)目增加曝光、宣傳,雖然有些人有小心思,但有小心思的演員不一定不是好演員。其實,你遇到所有強大的對手,都是彼此成就的。”
4
關曉彤:哪類綜藝,都能讓自己不斷成長
作為年輕的演員,關曉彤認為,上綜藝節(jié)目是在不斷學習,不管是哪類綜藝,都能夠讓自己不斷成長。
在《王牌對王牌》中,大家看到了關曉彤的另一面,虛心、好學。“在‘王牌’中,有時會演繹很多經(jīng)典作品,那些以前是我不知道的,前輩在現(xiàn)場分享,我就走心地聽,其實也是一場學習。那些是生活上的學習交流、是前輩老師演戲的交流,豐富了我的演藝事業(yè)。”
關曉彤童星出道,和很多明星合作過。說起小時候拍戲,關曉彤直言,那時年齡小,很多明星不認識,也就不緊張了。“有顧慮就會影響塑造角色,現(xiàn)在長大了,就拋開雜念,不想那么多,好好演、多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