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海網11月3日訊 (海峽導報記者 崔曉旭/文 沈威/圖 通訊員 朱俊博)廈門地鐵4號線又有重大進展。昨天上午,“成功號”盾構機順利抵達彭厝北站右線盾構接收井,作為目前廈門軌道交通工程中最長的盾構隧道區(qū)間,地鐵4號線4標洪彭盾構區(qū)間順利實現雙線貫通。
據介紹,地鐵4號線4標段從蔡厝到雙過村,三站五區(qū)間(含明挖區(qū)間蔡厝到大嶝)。洪坑站—彭厝北站區(qū)間線路單線全長2863.4米,設置1座中間風井、4座聯(lián)絡通道,線路最大縱坡28‰,最小平面曲線半徑為900米,隧道洞頂埋深11-20米。地質為花崗巖復合地層,地層結構復雜、巖土層種類較多、基巖凸起、孤石強度高,具有安全風險高、施工技術難度大、沉降控制要求高等特點。
自2018年5月22日洪彭盾構區(qū)間左線盾構機始發(fā)以來,廈門軌道集團主動牽頭組織承建單位中國鐵建廈門地鐵總承包部、中鐵十八局,因勢施策、攻堅克難。施工掘進過程中,洪彭盾構左右雙線成功穿越基巖1173.4米,克服了上軟下硬、軟硬夾層、孤石、盾體滾轉換刀工作及刀盤刀具螺旋機磨損處理等困難;成功下穿了翔安大道、翔安西路、西濱立交、LNG燃氣管道、洪鐘大道及高架橋等7條城市道路,下穿了3條綜合管線和4處構筑物。在盾構掘進過程中,左右線常壓開倉73次,更換單雙刃滾刀1227把。
據了解,廈門地鐵4號線一期工程為島外環(huán)灣快線,設計時速120千米/小時,起于后溪,途經集美區(qū)、同安區(qū)、翔安區(qū),止于翔安新機場,線路全長約44.78千米,共設車站12座。計劃與翔安新機場同步建成,建成后將連接廈門北站和翔安機場站兩大交通樞紐,運行時長少于30分鐘,形成快速互聯(lián)互通,支撐環(huán)灣發(fā)展。截至10月底,地鐵4號線全線12個車站已開工11個,已完成8個車站主體結構,12個區(qū)間已開工11個,區(qū)間完成34.3公里,占總量42.6公里的的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