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聽聞申辦成功激動得跳起來
對于熱愛體育事業(yè)的施建平來說,田徑場才是他的“主場”,因為學田徑、教田徑出身的他,大部分時間都是在田徑場度過的。第一屆北馬給當時還是學生的施建平留下深刻印象。工作后的他,不禁憧憬,什么時候廈門也可以舉辦這樣的賽事?
施建平回憶道,2002年12月3 日,一位名叫“馬達“的市民給市政府寫了一封信,提出一個美好的設想——在風景優(yōu)美且與馬拉松賽程距離相當?shù)沫h(huán)島路上舉辦一項國際馬拉松賽。其實,這也說出了包括從事體育事業(yè)在內的很多廈門人的愿望。

◆2011年廈馬賽事 楊豪俠/攝 圖片來源:廈馬官網
廈門優(yōu)美的環(huán)境和道路條件符合馬拉松賽的要求。于是,2002年12月20日,廈門向國家體育總局申辦廈門國際馬拉松賽。隨后,國家體育總局田徑運動管理中心的官員來廈進行了實地考察。2002年12月30日,廈門得到國家體育總局正式的同意批復。“那天是周一,剛好在辦公室里得知,激動得從椅子上跳起來,還有同事不禁喊叫起來。”知道廈門將要舉行首屆馬拉松賽事,施建平和同事們興奮不已。多年后回憶起來,他依然記得那一刻的激動。
伴隨著激動,緊張的籌備工作隨之而來。那時候,施建平清楚地意識到:距離比賽只剩不到3個月,而留給裁判組的時間更是60天都不到。
把壓力轉化為動力!緊迫的時間,對大家來說都是個考驗。為了第一屆廈馬能成功舉辦,施建平和同事們不敢懈怠。
2003年1月4日,由國家體育總局田徑運動管理中心指派的國際丈量員與廈門方面有關人員所組成的路線勘察組,從廈門國際會展中心正門出發(fā),經過10多個小時的緊張工作,完成了全部42.195 公里的路線勘測工作。
2003年3月30日,在經過3個月的緊張籌備后,廈門國際馬拉松比賽如期舉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