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座涌動著
愛國擁軍熱潮的英雄城市
當前,廈門市爭創(chuàng)省級雙擁模范城(區(qū))“五連冠”活動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湖里區(qū)把做好擁軍優(yōu)屬、擁政愛民的工作擺在突出位置,用心用情關(guān)懷,一如既往為軍人和家屬排憂解難,積極開展烈士尋親工作。
為烈士尋親,是對忠魂的告慰
湖里區(qū)退役軍人事務(wù)局干部王建平翻開山東泰安烈士家屬鄭壯田10年前寫的一封感謝信,依然能夠清晰地記得當時幫忙尋找烈士墓的艱辛過程,也難以忘懷找到烈士墓之后無比欣慰的心情。
2011年,當時還是湖里區(qū)民政局雙擁辦工作人員的王建平接到烈士家屬鄭壯田的求助,其兄長鄭吉田上世紀50年代在廈門犧牲,因年代久遠,找不到埋骨的具體位置。父親在臨終前囑托,一定要找到墓地祭掃。

王建平(左二)每年都會前去祭掃烈士墓
鄭壯田稱,只大概記得墓在廈門市湖里轄區(qū)內(nèi),但找了兩年也沒有找到。父母上一次來廈門給鄭吉田烈士掃墓,還是在上世紀60年代。
“一個烈士父親的臨終囑托,叫人如何不全力以赴?”王建平說,這個事情就一直掛在他的心上,沉甸甸的。他下定決心,為鄭吉田烈士尋親。
讓遲歸的英雄,回到親人的懷抱
時間已過去了半個多世紀,廈門城市的發(fā)展日新月異,尋找鄭吉田烈士的墓有一定難度。
王建平回憶,當時他給湖里區(qū)的5個街道挨個打電話,讓工作人員根據(jù)線索幫忙尋找,前前后后接打了數(shù)十個電話,都沒有結(jié)果。
那段時間,即使周末到仙岳山上爬山鍛煉,王建平也不忘找零散的烈士墓比對信息。
嘗試多種方法后,王建平再次來到廈門市烈士陵園查找資料,打算看看此前有什么遺漏。通過鄭吉田烈士的籍貫、犧牲時間等綜合信息一條條地比對,王建平終于找到吻合的信息。原來,鄭吉田的墓已經(jīng)遷到烈士陵園。
得知找到了哥哥的墓,鄭壯田給王建平寫了一封感謝信。鄭壯田的文化水平不高,短短幾行字出現(xiàn)了多個錯別字,但真摯熱烈的感情令人動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