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海網(wǎng)5月20日訊(海峽導(dǎo)報記者 鐘炳祥 文/圖)來自安徽懷寧的江先生,最近剛剛簽下假日商城附近一家店面的短租合約,甩賣江浙一帶的“真絲綢緞”衣服。
像江先生這樣,在廈門這座城市的各個角落四處找尋性價比高的門店,低價甩賣各類生活必需品的“甩賣掌柜”,并不在少數(shù)。
導(dǎo)報記者近日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今年初以來,因店面空置率攀升,來廈門做甩賣生意的“甩賣掌柜”明顯多起來。他們常常轉(zhuǎn)戰(zhàn)全國各大城市,用獨特的眼光選擇店鋪,尋覓甩貨賺錢的商機。
有的銷售毛利能超六成
小林來自潮汕地區(qū),專門從事短期甩賣生意,是廈門乃至閩南頗有名氣的“甩賣掌柜”。他的“甩賣”連鎖店開遍廈門、漳州等地區(qū),賣的東西主要是不銹鋼制品,鍋碗瓢盆一應(yīng)俱全。此外還有其它諸如衛(wèi)生清潔工具、保溫杯、保溫壺、兒童玩具等等。
“別看這些不銹鋼制品的售價不高,大多不到9.9元,但利潤率可不低。”小林透露,一般情況下,一大類產(chǎn)品的甩賣周期為1-2個月,在甩賣新店剛開張時,其單品的毛利率至少有六成,有些甚至高達八九成。“如果毛利率沒超過六成,根本承擔(dān)不起一天數(shù)百甚至上千元的店租,更別說雇工工資了。”小林笑稱。
小林算了一筆賬,比如,租一家月租金1.5萬元的店面,算上人工費用,一個月的成本在2萬元左右,而一個月的甩賣金額可做到10萬元,毛利率按七成算,一個月毛利約7萬元,扣除店租、人工成本、運輸成本以及少量的尾貨處理,凈利潤約4萬元。
“我和一個朋友在廈漳地區(qū)開了6家店,一個月純利約20萬元,每人分10萬元。”小林說,不過這樣的收入并不是每個月都有,有時候因找不到理想的店面,不得不放空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