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7月7日電 (董寒陽)還記得曾造成“世紀大堵船”的“長賜”號貨輪嗎?
在蘇伊士運河堵河6天、被扣3月、賠償了一個保密的天文數(shù)字后,這艘貨輪終于在船員們的熱烈期盼下,緩緩起航。
然而,2021年版的“蘇伊士運河危機”,真的就此結(jié)束了嗎?
【獲準(zhǔn)起航!賠償金額保密】
當(dāng)?shù)貢r間7月7日,日本船東與蘇伊士運河管理局終于就“堵船”賠償問題,簽下和解書,被扣押在大苦湖的“長賜”號貨輪,也脫離“苦海”,再次起航。
此前埃及方面要求賠償9.16億美元,其后一度降至5.5億美元。目前不清楚最終賠償金額的具體數(shù)目,但是天價數(shù)字無疑了。
首先,我們來回顧一下肇事的“長賜”號是“何方神圣”:
名稱:“長賜”號 (英文名Ever Given)
長:400米
寬:59米
重:約20萬噸,載有18300個集裝箱
所屬:日本正榮汽船公司
3個月前,就是這艘巨型貨輪,驟然卡在了連接亞非歐的最重要、速度最快的水路“大動脈”上。
它這一堵,周邊422艘大小貨輪也遭殃了,全都被堵在運河入口附近,難以動彈。
美國宇航局(NASA)就用衛(wèi)星圖像直觀展現(xiàn)了什么叫做“一夫當(dāng)關(guān),萬夫莫開”——“堵船”期間,運河附近的船只密密麻麻,與此前大不相同。

蘇伊士運河堵船前后的衛(wèi)星照片對比。圖片來源:美國宇航局(NASA)網(wǎng)站截圖。
疫情期間本就“不富裕”的航運業(yè),可謂雪上加霜。
首先,重要航道的堵塞,讓貨運集裝箱“一箱難求”,國際航運運費也陷入瘋漲。即使航運公司退而求其次,繞道非洲好望角,多了10多天航行時間不說,連帶成本也十分高昂。
其次,被運河堵住的,不僅僅是船只。來自羅馬尼亞的牲畜、瑞典的家具,都被“架”在運河上,哪兒也去不了。
統(tǒng)計顯示,運河堵塞妨礙的貿(mào)易額,可達每天90億美元,而最終為此買單的,少不了全球大小商家和消費者們。
第三,即使運河重開,但數(shù)十萬個集裝箱延誤,對歐洲許多港口的后續(xù)影響都不小。而對全球航運業(yè)造成的破壞,可能還得花數(shù)個月才能化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