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亂不堪的抗疫表現(xiàn)與“美國自由”
“支離破碎、混亂不堪”是美國《科學》雜志對特朗普政府抗疫表現(xiàn)的點評。在防控初期,美聯(lián)邦政府官員屢屢在發(fā)布會上給出人為淡化風險的言論——或將疫情與“流感”相提并論,或稱天氣一熱病毒就會自然消失。來自政府官員的此類言辭,明顯影響了公眾對疫情的認識。
3月份時,我生活的北弗吉尼亞地區(qū)已有不少確診病例。離我所居住的公寓直線距離400多米的辦公樓里,已有一名五角大樓承包商死于新冠肺炎,但附近民眾似乎仍沒有特別的緊張感。有一天,我戴好口罩出門辦事,遇到要“拉拉家常”但不做任何防護的門房老太太瑞貝卡。她憤憤不平地抱怨說自己因為股市暴跌虧了“一筆巨款”,但“這只是比流感厲害一點點的一種病毒而已,沒必要大驚小怪”。她還問我中國的疫情怎么樣,聽到我說“中國總體上控制住疫情”時,她眼里瞬間閃著光說:“看吧,病毒會過去的!”
直至今天,談及中國經(jīng)濟社會活動的重啟,竟然還有不少美國人像瑞貝卡一樣,和我交流時將之解讀為“美國政府此前過高估計了病毒威脅”,而全然不知中國社會為抗擊疫情推出的一系列超常規(guī)措施。美國國家過敏癥和傳染病研究所副所長克利福德·萊恩是個例外,他笑著對我說:“美國的防疫策略與中國存在區(qū)別的原因是,我們(對病毒)一無所知。”
 超市場景
超市場景
這種無知還體現(xiàn)在美國衛(wèi)生部門是否鼓勵民眾戴口罩的問題上。疫情暴發(fā)初期,美國疾控中心一直強調(diào)大眾無需戴口罩,但出于自我保護的心理,許多民眾還是將購買口罩作為一種防護手段。我在春節(jié)前從亞馬遜平臺上買到一盒20只裝的N95口罩,當時售價為21.99美元,后來同款商品價格漲到近70美元,再后來徹底斷貨了。
 超市場景
超市場景
2月29日,美國醫(yī)務總監(jiān)杰羅姆·亞當斯還在發(fā)推特強烈呼吁民眾不要再囤口罩——“大家伙兒,認真的,別!買!口!罩!了!”原因竟然是“口罩不能有效地防止普通大眾感染冠狀病毒,但如果醫(yī)療工作者沒有足夠的口罩來照料患者,那么這將使他們和我們的社區(qū)處于危險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