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8年秋,一場迎頭痛擊
到了1918年9月,美國人發(fā)現,自己所處的大陸已經被不同種族、不同膚色的流感患者包圍。
疾病在擴散,情況不斷惡化,1918年10月,美國近20萬死于流感和肺炎。
這確實是流感的一次迎頭痛擊。
當時,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臨近尾聲,人們沉浸在戰(zhàn)爭勝利的興奮中,怎么可能擔憂流感這種平凡的小事?但它就是來了。當時的醫(yī)生在給友人的信里寫:我確信這是一種新的病菌,但我不知道這是什么。
人們不知道這是什么。他們恐慌,懷疑周圍的人,不再相信醫(yī)療衛(wèi)生系統(tǒng),想盡一切辦法自救。他們用偏方:往鼻孔里塞鹽,在頭上涂油,把蒜泥包在脖子上,用硫磺熏房間……
美國醫(yī)學協(xié)會前主席維克多·沃恩感慨:我們對這次流感的了解,并不比14世紀佛羅倫薩人對黑死病了解得更多。它看起來,似乎能將人類文明輕而易舉從地球上抹去。
政府也行動了起來。
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這是對抗傳染病古老但有效的方法。舊金山市通過立法,規(guī)定在所有公共場所必須戴口罩。美國公共健康協(xié)會要求立法禁止在公共場所咳嗽吐痰,禁止使用公用茶具;市民要注意個人衛(wèi)生,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1918年10月,洛杉磯關閉了學校和電影院。費城的學校、劇院、教堂以及所有公眾集合場所都被關閉了。
第三波流感的襲擊是在1918年冬天到第二年春天。就好像未燃盡的火堆,借著什么風,就能再燃起來,打得人類措手不及。
直到1919年春天,流感才終于真正離開。
全球從流感造成的傷痛中緩慢恢復。死去的幾千萬人永遠留在了那個冬天,經濟也遭到打擊。1917年,美國人的平均壽命是51歲,1919年,下降為39歲。
流感走了,留下破碎的家庭和城鎮(zhèn),留下一堆待解的謎題。


 
          


